【刘墉】

  刘墉(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又号香岩、日观峰道人、石庵山人、天香室道人、青原等。山东诸城人。清代乾嘉年间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和诗人。他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获选庶吉士,一生做官50多年。最初5年,他在翰林院任庶吉士、编修、右春坊右中允、侍讲等职,并不负责具体工作。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后,他历任安徽学政、江苏学政、太原知府、冀宁道台、江宁知府、江西盐驿道、陕西按察使等职。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十一月其父刘统勋死后,刘墉离官守父制3年。回京后为内阁学士,主持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江南乡试,再为江苏学政。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春天升任湖南巡抚。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初调入京师后,历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兼吏部尚书、吏部尚书兼署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此期间还入值南书房,充尚书房总师傅、管理国子监事务大臣等职。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三月,因发生尚书房皇子师傅集体旷工事件,刘墉被免去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等职,虽仍令其充总师傅,但被降为侍郎衔。不久又升为内阁学士兼吏部侍郎,历任顺天学政、吏部尚书兼管国子监事务等职。嘉庆二年(1797年)三月始获授体仁阁大学士一职,成为民间所说的宰相。嘉庆九年(1804年)十二月,刘墉以85岁高龄死于任上,死后入祀贤良祠,谥“文清”。
  刘墉早年做地方官时是有名的清官,尤其在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出任江南首府江宁知府一年多的时间里,是他一生中最负盛名的时期。他勤奋公正,正直不阿,疾恶如仇,摧折豪强,打击奸徒不遗余力,因而深得人们的赞誉。当时人昭梿说他 “少时知江宁府,颇以清介持躬,名播海内,妇人女子无不服其品谊,至以包孝肃比之”。道光《诸城县志》等称他“砥砺风节,正身率属,自为学政、知府时即谢绝馈赂,一介不取,遇事敢为,无所顾忌,所至官吏望风畏之”。正由于他这种廉洁正直的作风与当时极端腐败的社会政治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使他赢得了渴望清明政治的老百姓的衷心爱戴,人们便以各种方式歌颂他的有关事迹。他生时即已流行的弹词《刘公案》就是其中的一种,清代许多有关他的传说的出现也源于此。在乾隆末年和珅专权的背景下,刘墉是少数几个不与之同流合污的耿直大臣之一。朝鲜使者徐有闻亦云:“和珅专权数十年,内外诸臣,无不趋走,惟王杰、刘墉、董诰、朱珪、纪昀、铁保、玉保等诸人,终不依附。”
  刘墉不仅是一个廉洁耿直的政治家,还是一个才华横溢、涉猎颇广的著名学者。刘墉曾就自己的才艺评价说:“吾生平有三艺,题跋为上,诗次之,字又次之。”实际上,他的文章、诗词、书法均为上乘,不分高低上下。史称:“文清少跻馆阁,通掌故。中年扬历封圻,外娴政术,及继正揆席,天下呼为‘小诸城’。所学贯串经史百家,诗遒练清雄,题跋尤古雅。”正因为刘墉学识渊博、经学根底深厚,他在乾隆帝弘扬传统文化、“稽古右文”之时,多次被谕令任编纂官修典籍。
  刘墉的书法与翁方纲、成亲王永瑆、铁保3人齐名,并列为乾隆朝四大书法家。他在书法史上的最大贡献是对传统书法的创新之功。嘉道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书法鉴赏家包世臣曾说:“刘文清相国,少习香光,壮迁坡老,七十以后潜心北朝碑板,虽精力已衰,未能深造,然意兴学识超然尘外,……百年来书学能自树立者,莫或与参。”刘墉的书法特点是用墨饱满,墨浓字肥,浑厚端庄,雄厚劲遒,时人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美誉。刘墉擅长于草书,他继承了北宋苏轼开创的“韵胜气贯”、“尚意”的书风,以“苏体”书写的苏轼的3首诗潇洒超逸,酣畅淋漓,惟妙惟肖,令人称绝。刘墉的墨迹传于世者有由其侄儿刘镮之(嘉庆朝户部尚书)刊刻行世的《清爱堂石刻》。
  刘墉的诗也值得称道,王昶《蒲褐山房诗话》称刘墉的诗“清新超悟,有香山东坡风格”。从仅存的《刘文清公遗集》中可见其诗的体裁和内容都很广泛,语言朴实清新,颇有可读性。《刘文清公遗集》由其侄孙刘喜海刻于道光六年(1826年)。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

刘墉像

刘墉像

送蔡明远叙轴

送蔡明远叙轴

诗文卷

诗文卷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