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语译音,赫图意为“旧的”、“老的”,阿拉意为“城”。位于今辽宁新宾县老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努尔哈赤修建此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后金政权建立,即成为其都城。后金(清)迁都后尊称此城为“天眷兴京”。
满语译音,赫图意为“旧的”、“老的”,阿拉意为“城”。位于今辽宁新宾县老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努尔哈赤修建此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后金政权建立,即成为其都城。后金(清)迁都后尊称此城为“天眷兴京”。
皇太极(1592-1643年),努尔哈赤第八子,承父业,进一步开创了清王朝的基业。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即皇帝位,尊号“宽温仁圣皇帝”,建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
景山本为位于紫禁城正北的皇家苑囿名称,在此则为乾隆所设的与南府并行的演戏机构名称。乾隆南巡时,江南优伶的演技使其耳目一新,故特命地方官员选送名伶入宫。大批苏、扬名伶入宫后被安排在景山居住和习艺,以别于由太监组成的“内学”。景山设有外头学、外二学、外三学及其它一些部门,与南府共同承应宫中演戏。
李自成(1606—1645年),本名鸿基,陕西米脂人。出身农民家庭,明崇祯三年(1630年)率众起义,成为农民起义军领袖。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崇祯九年(1636年)高迎祥牺牲,继称闯王。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他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受到百姓的一致拥戴。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建立政权,称新顺王。同年在河南汝州(今临汝)击败明陕西总督孙传庭部,旋即进兵西安。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明亡。其后,由于农民起义军的将领们犯了骄傲自满的错误以及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等原因,起义军失利,退出京城。李自成率部转至河南、陕西一带与清军对抗。永昌二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李自成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
多尔衮(1612—1650年),满洲人,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明万历四十年十月廿五日(1612年11月17日)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老城)。后金天命五年(1620年)与弟多铎被合立为一个和硕额真,同掌一旗。天命十一年(1626年)晋封贝勒。跟从皇太极征蒙古、入明边。天聪五年(1631年),后金初设六部,受命掌吏部。天聪七年(1633年)进言皇太极,力主先征明后伐蒙古,被采纳。崇德元年(1636年)晋封和硕睿亲王。同年跟从皇太极进兵朝鲜,迫使朝鲜国王李倧请降。崇德三年(1638年),与扬武大将军岳托共同大举入关攻明,20余战皆捷,克城40余座。崇德五年(1640年)起,率兵参加松锦之战,与济尔哈朗轮流充任前方统帅,后获松锦大捷。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卒,多尔衮欲争帝位未成,力主立皇太极幼子福临为帝(即顺治),与济尔哈朗联合辅政,实掌军政大权。顺治元年(1644年)入关大败明军和李自成大顺军并占领北京,迁都于此。随后主持创建了清代入关后的各项制度,封号加至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1650年12月31日)病卒于喀喇城(今河北承德市郊),年仅39岁。追尊为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不久,追论其生前谋逆罪,被削爵。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复睿亲王封号。
吴三桂(1612—1678年),字长白,明清之际高邮(今江苏境内)人,辽东籍。武举出身,袭封军官。明末任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驻防山海关。李自成进京后受降,但旋即以家人受辱为由叛向清军,引清兵入关,受封平西王。其后受清廷命镇压陕西、四川的农民起义军以及云贵地区的南明政权,并受命镇守云南,形成割据势力。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举兵反叛,自称周。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不久病死,余部为清兵所灭。
刘宗敏(?—1645年),陕西蓝田人。明末农民军将领。铁匠出身,跟随李自成起义,后以作战骁勇被封为权将军。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率农民起义军从山西出河北,与李自成部会师,攻克北京,推翻了明政权。他对明朝官吏仇恨极深,但骄傲自满,对满洲贵族的入关准备不足,缺乏警惕,后在随李自成撤往九江途中为清兵所杀。
满语的音译,相当于部落的酋长。清朝封爵名。原为满族贵族的称号,其尤尊者称和硕贝勒(意为统辖四方的贝勒)。清崇德元年(1636年),定封爵,置贝勒于亲王、郡王下。崇德以前的贝勒,实相当后来的亲王。
今辽宁省沈阳市。盛京是清代龙兴之地,清王朝定鼎中原前在关外建立的最后一座都城。1625年3月,努尔哈赤率众迁都沈阳。随着后金政权在东北势力的发展,盛京都城城垣及皇宫的建筑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努尔哈赤、皇太极死后葬于此地的福陵和昭陵。清入关后,统治者为了使皇室贵胄子弟永记清朝开国创业之艰难并缅怀先祖,定期至盛京恭谒祖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