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玻璃葫芦式烟壶
搅玻璃葫芦式烟壶
搅玻璃葫芦式烟壶纹饰
【搅玻璃葫芦式烟壶】
故00107738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搅玻璃葫芦式烟壶,通高5.3厘米,最大腹径4.2厘米。
  烟壶葫芦形,铜镀金錾花盖连象牙匙。壶体由蓝、深红、赤、淡绿、淡黄、褐等色玻璃搅制成不规则的自然纹理,其间点缀片状金星,光彩熠熠,华丽而典雅。
  该烟壶是搅胎洒金星玻璃器中最为华美者之一。
撰稿人:张荣

搅玻璃

葫芦式

为笔头形状之一种。笔头尖部细长、腰部粗壮、状似葫芦的毛笔通常称为葫芦式。

錾花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用小锤敲击各种大小不同的金属錾子,在金属表面留下錾痕,形成各种不同的纹理,使单一的金属表面产生多层次的立体装饰效果。此种工艺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至今依然为匠师们沿用。

金星玻璃

我国清代玻璃器的一个品种,始创于乾隆时期,它是利用某些金属物质在玻璃中溶解度很小的特性,在一定的温度下即从玻璃中析出的原理,制出一种含有结晶颗粒而呈现出金属闪光点的玻璃。清代金星玻璃中的金属颗粒一般是铜,闪射出金光。这种新品种的诞生,是在清宫中的西方传教士纪文和汪执中的指导下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