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嵌宝石八角佛塔,塔高107.5厘米,宽41厘米,座高14.5厘米,宽55厘米。
由塔座、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通体錾刻缠技莲纹,间嵌各色宝石。须弥塔座饰绿松石、青金石雕琢的仰覆莲瓣,束腰装饰八吉祥和八位呈托举状的小金人。塔身八方开龛,内供青金石佛像八尊。塔刹九层,每层设八个佛龛,共七十二个,佛像分别用白玉、玛瑙、青金石、翡翠、碧玺、琥珀等制作。刹顶由天地盘、日、月、火焰等组成,其中日处设龛,内供佛像。华盖周沿垂以松石、青金石制成的万福万寿璎珞。塔置于八角形须弥木座上。此塔造型独特,兼具汉藏两种风格,为清宫所制塔式龛佳作。
錾刻
金属工艺的一种。即用工具剔除地纹,使纹饰轮廓线凸起。錾金工艺技法早在商代就已出现,到清代,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金属工艺品上。
束腰
束腰,明清家具部件名称。原是须弥座上枭与下枭之间的部分,在家具上指面框和牙条之间缩进的部。束腰是我国传统家具造型的典型式样之一。
八吉祥
八吉祥,即法轮、海螺、宝伞、天盖、莲花、宝瓶(罐)、鲤鱼、盘长八种吉祥物。
碧玺
宝石名。据传源于波斯语“披及札基”的谐音,所以古时又称披耶西、碧霞玺、碧霞玭、碧霞希及碧洗等,即今日的“电气石”宝石。古籍记载碧玺产于缅甸,现我国新疆、内蒙古等地的伟晶岩中均产有各色碧玺,其中以新疆阿勒泰所产碧玺最为著名。
华盖
塔顶相轮上的圆盘形冠饰,多用金属制作。
璎珞
由宝石、珍珠和贵重金属串联起来的环状物,古代南亚次大陆有地位的人们与我国古代贵族常佩带。在佛教造像里菩萨身上多披挂璎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