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累丝双龙戏珠纹葵瓣式盒
银累丝双龙戏珠纹葵瓣式盒
银累丝双龙戏珠纹葵瓣式盒盖面双龙戏珠、花卉及八宝纹饰
【银累丝双龙戏珠纹葵瓣式盒】
故00137807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银累丝双龙戏珠纹葵瓣式盒,清,高6.3厘米,口径14厘米。
  盒为葵瓣式,下敛,随形圈足。盒体以细银丝累出缠枝花纹为地,其上用粗银丝掐成纹饰。盒盖中心圆形开光内饰双龙戏珠图案,其外八8个云头式小开光内饰八吉祥宝纹,盖边八8个开光内饰花卉纹。
  清代银器制造工艺在元、明两代的基础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至乾隆时期达到高峰。银器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器型增多,图案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此盒累丝细腻,纹饰清晰,图案精美,制作工细,充分反映了清代花丝镶嵌工艺的艺术风格和技术水平。
撰稿人:倪如荣

累丝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又名“花作”或“花纹”,为金属工艺中最精巧者。它是将金银拉成丝,然后将其编成辫股或各种网状组织,再焊接于器物之上,谓之累丝。立体的累丝作品制作最难,须事先经“堆灰”的手续。所谓“堆灰”,即把炭研成细末,用白芨草泡制的粘液调和作为塑料,塑成人物或走兽等所要制作的物象,然后再在上面进行累丝,用焊药焊连,之后置于火中把里面的炭模烧毁,即成立体中空剔透玲珑的精美艺术品。

缠枝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开光

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

花卉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

八吉祥

八吉祥,即法轮、海螺、宝伞、天盖、莲花、宝瓶(罐)、鲤鱼、盘长八种吉祥物。

造工

总成制作之工。

镶嵌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铸造铜器时,在需镶嵌部位表面铸成线槽,将松石、红铜片或金银丝、片嵌入凹槽,再打磨平滑。镶嵌工艺始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在春秋时期较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