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方形一品锅
【锡方形一品锅】
故00142454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锡方形一品锅,清,高30厘米,口边长34厘米。
  这件锡制一品锅包括碗、碟、盖、座等共25件。锅的形状成正方形,内有5个锡碗,每个碗均配錾刻花卉图案的盖,碗下设有酒精碗。锅身设有4个插孔,并配有4个支架,将支架插入孔中即可以承接雕刻花卉的小盘。锅身周边刻有各种花卉图案;底部有4个象鼻形锅架支腿,支撑锅的整体;锅盖上有塑造的狮子为纽,形象生动。整体构造巧妙,造型美观大方,制作工艺精良,是宫藏锡器制品中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

撰稿人:付超
关键词: 錾刻 刻花 花卉

錾刻

金属工艺的一种。即用工具剔除地纹,使纹饰轮廓线凸起。錾金工艺技法早在商代就已出现,到清代,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金属工艺品上。

刻花

陶瓷装饰技法之一。用竹、骨、铁制的平口或斜口刀状工具在已干或半干的坯体上刻出花纹。其特点是雕刻较深,花纹有层次。刻花在宋代陶瓷装饰中极为普遍。如耀州窑、定窑、磁州窑、景德镇窑等刻花都各具特点。刻花一般常与划花结合运用,故亦常称刻划花。此种技法至今在陶瓷器制作中仍有使用。

花卉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