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鎏金錾刻杯盘
【银鎏金錾刻杯盘】
故00232142-10/12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银鎏金錾刻杯盘,清,通高5.5 厘米,杯高4.7 厘米,口径5.1 厘米,足径2.9 厘米,盘高1.9 厘米,口径15.4 厘米,足径11厘米。
关键词: 鎏金 錾刻

鎏金

古代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近代称“火镀金”。此术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汉代称“金涂”或“黄涂”。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而金则附着于器面不脱落。

錾刻

金属工艺的一种。即用工具剔除地纹,使纹饰轮廓线凸起。錾金工艺技法早在商代就已出现,到清代,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金属工艺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