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管兰亭真赏紫毫笔】
故00133263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竹管兰亭真赏紫毫笔,笔管长19.3厘米,笔径1厘米,帽长9.8厘米,帽径1.1厘米,笔头长4.3厘米。
笔为竹制,管上书蓝色“兰亭真赏”阴文楷书四字。笔管逐渐微敛。笔纳紫毫,笔毫为兰花蕊式,毫颖出锋,尖齐而健。笔帽有白色象牙质笔顶,既装饰美观又起加固的作用。此件尚未开笔使用,仍保持原貌。为清代鼎盛时期的宫廷用品。
清代御用笔制作讲究,选毫精细。一般多取秋冬之兔毫。秋毫取健,冬毫取坚。春夏之毫不堪用。此笔紫毫为精选上等兔毫,为清代笔毫特有的形式。
笔为竹制,管上书蓝色“兰亭真赏”阴文楷书四字。笔管逐渐微敛。笔纳紫毫,笔毫为兰花蕊式,毫颖出锋,尖齐而健。笔帽有白色象牙质笔顶,既装饰美观又起加固的作用。此件尚未开笔使用,仍保持原貌。为清代鼎盛时期的宫廷用品。
清代御用笔制作讲究,选毫精细。一般多取秋冬之兔毫。秋毫取健,冬毫取坚。春夏之毫不堪用。此笔紫毫为精选上等兔毫,为清代笔毫特有的形式。
撰稿人:林欢
紫毫
为野兔脊背上一小撮紫黑色弹性极强的箭毛,也称箭毫。紫毫比普通兔毛坚长健利,稀少而名贵。唐诗人白居易《紫毫笔》诗称:“宣州之人采为笔,千万毫中拣一毫。每年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
阴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凹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白色,因而又称为白文。
出锋
也称“出风”,指皮毛服装领袖口镶饰的皮毛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