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上圆下方,一面有楷书阳文“癸卯解元”四字,上方有一米珠痕,珠已缺;其下为“古歙岩镇程君房制” 楷书阳文。另一面为玉兔蹲卧于树下,其下为阳文楷书“夜光维河,顾兔在腹,冉冉天相,待尔场屋。幼博。”一侧款识“辛丑年造”。“幼博”为程君房的字。程君房,即程大约,又字幼博,安徽歙县人,明代制墨名家。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称:“百年以后,无君房而有君房之墨;千年之后,无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程君房也自诩:“我墨百年金不换。”程君房的墨品精良,墨谱的图式和墨模的雕刻也各尽其美。所编《墨苑》十二卷并“人文爵里”部分,520余式墨,按元工、舆地、人官、物华、儒藏、锱黄等内容分为六类,其墨样均由当时著名书画家设计,因此精妙无比。
阳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玉兔
《乐府诗集》三四《相和歌辞·董逃行》云:“采取神药若木端,白哆长跪捣虾蟆丸。”晋傅云《拟天问》(《太平御览》卷四引)云:“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傅云《歌词》(《初学记》卷二九引)云:“兔捣药月间安足道!……。”故世以玉兔为月之代词。
程大约
程大约(生卒年不详),字幼博,别字君房,号筱野,明徽州府歙县人。太学生,能古文,善于制墨。曾仕鸿胪寺序班。著有《程幼博集》六卷。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富收藏。在书画理论方面主张“南北宗”,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其董派书风对当时及清初书坛有极大影响。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并以其为代表,形成著名山水画派“松江派”。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
墨模
制墨用的工具,又名墨印、墨范。一般用木料(石楠木)雕绘而成。从实用功能讲,墨模是为制墨而用,处于附属地位,但从艺术角度看,墨模雕刻本身即具极高的观赏性,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凡墨模雕刻为阴文,塑成的墨则为阳文,反之墨模雕刻为阳文,塑成的墨则为阴文。墨模在雕刻技法上有线刻、浮雕及圆雕数种,型制样式上多种多样,务求精工。
舆地
又称地舆,指大地。旧方志中常以舆地志为门目名,有时亦称地理志,包括沿革、疆域、山川、城池、治所、古迹、风俗等门类。主要记载行政区域范围,山岭坐落、高度,河流源地、流向,府、州、县治所在地,名胜古迹及风俗等情况。有些志书舆地范围较狭,仅绘地图,而沿革、疆域、风俗等另立门目。新修志书均设地理志,不再名舆地,内容也按现代地理学的学科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