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木管刻御制诗山茶花紫毫笔】
故00234743-15/50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檀香木管刻御制诗山茶花紫毫笔,通长20.8厘米,管径1.1厘米,帽长9.8厘米。
笔为紫檀木管,体轻且气味芳香。笔管刻御制山茶花诗句:“火色宁妨腊月寒,猩红高凡压回栏。滇中品有七十二,一一谁能取次看。”填蓝隶书。笔帽刻山茶花枝栖鸟,诗情画意尽显笔间。此为乾隆时期御制笔。
笔毫为紫毫,精选上等秋兔毫为之。毫颖紧束,尖齐而健,适宜书写小楷,甚可人意。
笔为紫檀木管,体轻且气味芳香。笔管刻御制山茶花诗句:“火色宁妨腊月寒,猩红高凡压回栏。滇中品有七十二,一一谁能取次看。”填蓝隶书。笔帽刻山茶花枝栖鸟,诗情画意尽显笔间。此为乾隆时期御制笔。
笔毫为紫毫,精选上等秋兔毫为之。毫颖紧束,尖齐而健,适宜书写小楷,甚可人意。
撰稿人:赵丽红
紫毫
为野兔脊背上一小撮紫黑色弹性极强的箭毛,也称箭毫。紫毫比普通兔毛坚长健利,稀少而名贵。唐诗人白居易《紫毫笔》诗称:“宣州之人采为笔,千万毫中拣一毫。每年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
紫檀木
紫檀木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主要产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广东、云南等地有少量出产。其木质坚硬,体重,入水即沉,没有疤痕,呈紫黑色。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故极珍贵。紫檀木的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其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美观。《博物要览》称:“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纹,新者以水浸之,可染物。”我国古代使用紫檀木制作器物历史悠久,东汉末年已见于记载,唐代宫廷中亦有使用紫檀木的记载。至明代,紫檀木更是受到皇家的宠爱。清代,紫檀木大量进入宫廷中,为内务府造办处用于制作清宫家具及文玩之器的必备材料,同时一些富商大贾之家也多使用名贵的紫檀木制造家具及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