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素功紫玉光墨
【曹素功紫玉光墨】
新00064214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曹素功紫玉光墨,清康熙,长8.7厘米,宽2.2厘米,厚0.9厘米。
  墨两笏一式,均作长方形。一笏一面线刻填金“五岳真形图”,上方阴文填金行书“紫玉光”三字;背面填蓝双螭龙,上方嵌米珠,二龙戏珠,拥托中央阴文填金篆书“艺粟斋”三字;右侧面阳文楷书“康熙乙丑孟冬月曹素功顶烟”。另一笏一面阴文填金行书“紫玉光”三字;背面填金双螭龙,上方嵌米珠,二龙戏珠,拥托中央阴文填蓝篆书“艺粟斋”三字;右侧面阳文楷书“新安曹素功选顶烟”。
  此墨墨质青黑、莹润,制作精细,是曹素功墨品中的第一墨。
撰稿人:张淑芬

曹素功

曹素功:中国清代制墨名家。曹素功为墨名、商标名、制墨家族名,清代徽墨“四大家”之首,也是中国制墨史上延续时间最久、名气最大的老字号之一。到新中国建立之前,其制墨家族已绵延了十三代,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墨业创始人曹圣臣(1615-1689年),原名孺昌,字素功,号昌言,又号荩庵,后以字行。清代徽州府歙县人。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中秀才,后以贡生为布政司经历。自幼喜爱藏墨。康熙六年(1667年),曹圣臣回乡接手了明代制墨名家吴叔大的“玄粟斋”墨店,改名“艺粟斋”,曹素功之名始闻于世。曹圣臣了解文人喜好,加上他承袭古法,注重质量精良,善于经营。为了更好地宣传自己的商品,曹圣臣汇集当时社会名流为其投赠的诗文,编撰《曹氏墨林》二卷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后人把他和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并称为清代制墨四大名家,而曹素功居首位。

五岳

中国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位于山东),西岳华山(位于陕西),南岳衡山(位于湖南),北岳恒山(位于山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

阴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凹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白色,因而又称为白文。

阳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新安

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