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破尘居士”印
寿山石“破尘居士”玺
寿山石“破尘居士”玺钤本
【寿山石“破尘居士”印】
故00166975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破尘居士”印,清康熙(雍正为皇子时期),寿山石质,光素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7厘米见方,通高2.7 厘米。
  此玺为雍正帝皇子时期所制。此玺与“雍亲王宝”相配使用,钤于御笔书法之上。雍正自云少年时代既喜读佛家典籍,成年后更事研讨,与僧侣往来甚密。他自号“破尘居士”,表明其身不出家,却于家修佛。“破尘居士”之号至少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即已使用,因其时书赠友人马都统中即有 “雍王破尘居士”句,可为一证。此玺雍正帝即位后便不再使用。
撰稿人:郭福祥
关键词: 寿山石 亲王 都统

寿山石

叶腊石之一种,产于福建福州市郊寿山,因名寿山石。质地细腻,色彩丰富,其中以各种透明或半透明的冻石品质为高。寿山石是雕刻和治印的优良材料。

亲王

爵位名。其名始于南朝末期。隋代以皇帝的伯叔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唐代以皇帝的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宋明各代一般因袭不改。清代宗室封爵的第一级称为和硕亲王,主要用以封皇子,蒙古贵族亦有封亲王者。

都统

武职官名。始见于前秦,唐及辽、金亦置。清代都统有三类:①八旗组织中一旗的最高军政长官。满语称“固山额真”,为从一品。分掌该旗之户籍、田宅、教养、营制、兵械以及选官序爵、操演训练等军政事务。②驻防八旗的最高军政长官之一。于不设驻防将军之地置之。除掌驻防旗营军政事务外,并兼管驻防地区的民政事务。③驻扎新疆地区的军政长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