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鼻纽“蠡吾国相”印】
新00026544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铜鼻纽“蠡吾国相”印,印面2.4×2.4厘米,通高2.3厘米。
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横行排列,右上起横读“蠡吾国相”四字。
“相”为汉朝诸王国行政长官名。此为东汉时侯国官印。
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横行排列,右上起横读“蠡吾国相”四字。
“相”为汉朝诸王国行政长官名。此为东汉时侯国官印。
撰稿人:方斌
蠡吾
侯国名。《续汉书·郡国志》中山国下:“蠡吾,侯国。”《后汉书·桓帝纪》:“孝桓皇帝讳志,肃宗曾孙也。祖父河间孝王开,父蠡吾侯翼。”《章帝八王传》:顺帝“永建五年,父开上书愿分蠡吾县以封翼,顺帝从之。翼卒,子志嗣,为大将军梁冀所立,是为桓帝。”
“相”
王国最高行政长官。《续汉书·百官志》:“皇子封王,其郡为国,每置傅一人,相一人,皆二千石。”《续汉书·舆服志》注引《东观书》:“郡太守、国傅相皆秩二千石……皆银印青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