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彩绘关羽像
【泥塑彩绘关羽像】
新00051520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泥塑彩绘关羽像,明,高168厘米,宽82厘米。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奉为关圣帝君、“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至迟宋朝末年,民间供奉关羽的庙宇已经“郡国州县、乡邑间并皆有”。明清时期,供奉关羽的庙宇遍布中国内地,且延伸至海外。关羽多为骑枣红马、身穿铠甲、手持青龙偃月刀之形象,也有倚坐读书者。有的还有关平、周仓左右陪护。此关羽像形体高大,气宇轩昂,是关羽像中塑造较为成功者。
撰稿人:冯贺军
关键词: 关羽 孔子

关羽

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美须髯,武艺高强,能征善战,与张飞共事刘备,情若手足。有关关羽的故事,通过《三国演义》的流传而家喻户晓。关羽成为忠义节烈的正义象征,备受民间百姓的爱戴,对英雄的崇拜逐渐演变成近乎神化的膜拜,关羽被尊为“关公”、“关帝”。许多地方有关公庙,百姓家中有关公像,关公甚至被供奉为门神和财神,成为驱除邪魔、招财纳福的民间守护神。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儒家之祖。初仕于鲁,为司寇,摄行相事,其后不用,遂周游四方。归鲁,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有弟子3000人,身通六艺者7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