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黄釉彩绘男俑】
新00131504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陶黄釉彩绘男俑,唐,高78厘米,宽23.5厘米。
男俑头戴冠。上身穿右衽博袖大衣,下着裳,双手相交于胸前。袖口与领口绘有精美的图案纹饰。此俑陶质细腻,烧造温度较高,为唐俑中的上乘作品。
男俑头戴冠。上身穿右衽博袖大衣,下着裳,双手相交于胸前。袖口与领口绘有精美的图案纹饰。此俑陶质细腻,烧造温度较高,为唐俑中的上乘作品。
撰稿人:冯贺军
关键词:
黄釉
黄釉
低温黄釉瓷器创烧于明洪武时的景德镇官窑,以后各朝多有烧造。以“黄”与“皇”谐音,故以黄色象征皇家的尊贵,黄色瓷器亦只限于御用。黄釉瓷器均采用两次烧成,即先高温烧成涩胎或素白瓷,然后施黄釉,再入窑经850-900℃烘烧而成。由于黄釉瓷器常以浇釉法施釉,故有“浇黄”之称。对于颜色娇嫩如鸡油者,人们又称之为“娇黄”或“鸡油黄”。统观历史上的黄釉瓷器,以明弘治朝之产品最受称道,被视为黄釉瓷器的典范。其釉面光洁,釉色浅淡娇嫩。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诸多弘治黄釉瓷器来看,其呈色几无差异,表明当时黄釉瓷器烧造技术之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