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均”款田黄石雕“契此”像
【“尚均”款田黄石雕“契此”像】
新00131609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尚均”款田黄石雕“契此”像,宽12.3厘米,高5.5厘米。
  “契此”身著袈裟,袒胸,斜倚于布袋旁。像背镌隶书“尚均”二字。像用田黄石,雕刻技法娴熟,人物神态刻画准确,属清代品位较高的工艺佳作。
撰稿人:冯贺军
关键词: 尚均 契此 田黄石

尚均

尚均,本名周彬,尚均为其字,清代康熙、乾隆时石雕名家。福建漳州人。擅长制印钮,旁涉人物、花卉、山水等,善于捕捉文物特征,进行艺术夸张,作品深受时人称誉。

契此

“契此”,因身不离布袋,故称布袋师,俗称布袋和尚。《宋高僧传·契此传》记载:“释契此者,不详氏族,或云四明(奉化)人也。……号长汀子布袋师也。……天复中(902-904年)终于奉化(州)乡邑。”《鸡肋篇》记其“身矮而腹膰,寝卧随处,负一布囊,中置百物。……人皆目为布袋和尚”。“有偈云,弥勒,真弥勒,时人皆不识等句,人言慈氏垂迹也。”故时人以其为弥勒化身。“今世遂塑画其像为弥勒菩萨以事之”,并在寺庙内造其像,替代弥勒菩萨像,置于山门,作接引善男信女的香客。也有以寿山石雕造其像,为案头欣赏的艺术品。

田黄石

田黄石产于我国福建省福州市北寿山乡水田之下。石大者如卵,呈自然形态,色黄者称之为田黄,有黄金黄、桔皮黄、枇杷黄等多种。清初以来,取以治印,因其难得,遂成为印材中的珍品,故有“一两田黄一两金”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