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莲花峰图》轴
【张大千《莲花峰图》轴】
新00081437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纸本,设色,纵93.7厘米,横29.7厘米。

本幅自题“海风吹雨复吹烟,时有幽香散半天。莫问莲花高几许,残荷落瓣化成船。黄山莲花峰,其旁曰莲蕊峰,峰巅一石如莲瓣,山志称采莲船。大千居士并题”,钤“张爰”白文印,“大千所作”朱文印。

张大千此图绘写青峰万仞,高耸接天,直插云霄,山石崚嶒奇峭,岩间时有怪松旁逸斜出。莲蕊峰上一条小路蜿蜒曲折,峰顶二人俯览万山叠翠,谈论无尽美景,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情致。全图撷取黄山画派诸家笔法,融入屡临黄山的感受,力求自出机杼,以细笔皴写山石轮廓,再用色、墨渲染出山石层次,笔墨以精致雅秀见胜,较好地表现出黄山奇秀景色,是张氏早年山水画作。

撰稿人:汪亓


黄山

黄山,秦称黟山,唐天宝六年(747年)改今名。相传黄帝在此修身炼丹,故名黄山。现位于安徽歙县、太平、修宁、黟县间,方圆250公里,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也是世界知名的游览胜地。山脉绵延三百余里,重峦叠嶂,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无愧“人间仙境”的美誉。此外,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1992年被列为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

张大千

张大千(1899—1983年),原名权,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斋名大风堂。生于四川省内江,祖籍广东番禺。1917年与二哥善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后从曾熙、李瑞清学书画,1941年赴敦煌石窟临摹壁画,开学习敦煌画之先河,这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亦曾大量临摹各种流派,如石涛、朱耷、徐谓、陈淳及宋元诸家。其画风多样,人物、山水、花鸟皆能,显示出多才多艺的艺术风范。1949年后迁移海外,先后在阿根廷、巴西、美国居住,1978年定居台北。

渲染

中国画技法之一,属辅助性用笔,为突出形象之用。“渲”是在皴擦处略敷水墨或色彩,“染”是用大面积的湿笔在形象的外围着色或着墨,烘托画面形象。

黄山画派

中国画流派之一。以清初宣城(今属安徽省)梅氏一家为嫡系,有梅清、梅翀、梅庚、梅蔚与浙江、石涛等,他们均长期深入黄山,既师造化又师古人,以黄山景色为主要绘画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