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时臣树杪百泉图轴
【谢时臣树杪百泉图轴】
新00202377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树秒百泉》轴,明,谢时臣绘,绢本,设色。纵184.2厘米,横110厘米。

本幅自题“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樗仙”,钤“谢思忠氏”朱文方印等。

图上远山朦胧可见,若有若无,眼前山上碧树成荫,泉水数股急奔而下,穿插浓荫之中,在山脚下汇聚一处,流向大江。背负行李的旅者神色匆匆,疾步过桥,消失在岩石后面。画家所题诗句点出画面所要表现的主题。山石以线条勾勒轮廓,淡墨晕染层次,焦墨点苔,草木多用快笔一带而过,不求精细刻画,笔墨纵横间见率意天真之趣,显然受到吴伟的影响。“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句出王维《送梓州李使君》,诗见《全唐诗》卷一二六。

撰稿人:汪亓


关键词: 谢时臣

谢时臣

谢时臣(1487—1567年后),字思忠,号樗仙,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承袭了“文沈”画派的文人传统,不仅善画,而且能诗词,工书法。强调画面中文学修养和意趣等画外功夫的表达,而在绘画技法上则能兼“吴派”的沈周和“浙派”的戴进、吴伟之长,出笔有魄力,“长卷巨幛,纵横自如”,作品既有恢弘的气势,又不失清新秀润,同时也注意克服剑拔弩张的刻露之病。谢氏还长于画水,江潮湖海,俱见其妙。实际上,谢时臣的绘画是对“吴派”、“浙派”两家山水的一种扬弃,他也因独具个性的画风而成为明代中叶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位重要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