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加官图轴
【齐白石加官图轴】
新00077840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加官》轴,近现代,白石绘,纸本设色,纵113.5厘米,横 48.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作者自题:“加官,尚谦女弟子属,九十一岁白石”,钤“白石”(朱文),“悔乌堂”(朱文)印。从题款可知,此画作于1951年,受画人为尚谦,即高尚谦。她1951年拜齐白石为师,为齐白石晚年的得意女弟子,时常陪伴于白石老人左右,多有作品获赠。
  此幅画鸡冠花和雄鸡,这是晚清和民国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题材,寓意为“官上加官”。此作书画浑然一体,布局精巧。画面呈 “C”字形构图,题款和“加官”两字正好位于雄鸡冠和花冠之间,不仅点明了画作的主题,也使画面结构坚实而稳重。雄鸡的身体和鸡爪以干墨、淡墨、浓墨、焦墨写出,笔法雄强,鸡冠花的叶子以淡墨、淡色疾笔速写,轻盈洒脱,花冠和鸡冠则以浓重的红色蘸笔写之,鲜亮明艳,引人注目。此画虽沿用了传统绘画的题材,而用笔、设色、布局均不落入俗套,画风苍健朴茂,明丽朗爽,可称之为白石老人晚年之佳作。

撰稿人:张震


关键词: 加官 白石 齐白石

加官

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加官”即“加冠”,取谐音,寓意升官发财。

白石

即曲阳黄山白石,色泽光洁,纹理细腻,俗称汉白玉或白大理石,在造像记中则名为玉石或白玉石。迟至北魏晚期,人们已经规模化开采利用,延绵至今。

齐白石

齐白石(1863—1957年),名璜,字萍生,号白石、白石翁、老白,又号寄萍、老萍、借山翁、齐大、木居士、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寄居北京,幼喜书画。15岁(1878年)时学木工,善雕花,人称“芝木匠”。25岁(1888年)开始学书画,习诗文,刻图章,兼作画工,为人画衣冠像。40岁(1903年)后5次游历南北各地,随地写景,成《借山图卷》52幅。60岁(1923年)后定居北京,以篆刻卖画为生。曾任北京艺专教授,受同时期书画家陈师曾影响,一弃旧习,从以徐渭、八大、石涛为宗的写意花鸟,转而取法吴昌硕创立的“红花绿叶派”,即大写意、设色浓艳高古的花鸟画。亦工水墨虾、蟹、鱼、蛙等水族,淋漓生动,饶有野趣。工笔草虫与写意花卉相配,工写结合,大气中见精醇。山水构图独出机枢,不循常规,聊写大意。刻印则尤能独出手眼,气度恢宏,蔚然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美术家协会主席、人大代表,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平奖,年逾90之际仍作画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