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润秀野轩图卷
【朱德润秀野轩图卷】  
新00146244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秀野轩图》卷,元,朱德润作,纸本,水墨淡设色,纵28.3厘米,横210厘米。
  该图末有朱德润自识:“至正二十四年歲甲辰(1364年)四月十日,睢陽山人時年七十一歲。朱德潤並肩。”后钤私印两方。系朱氏临终前的极晚之作。是图画江南山川平远之景,山林间有文人对坐于书斋中,笔法粗放纵逸,墨色简洁,有苍茫之意。画家大胆地将北宋李成郭熙描绘北方山水的笔墨转化为表现江南风物的造型语言,并揉进了文人儒雅清澹的审美意趣。画中的书斋为“秀野轩”,将文人的书斋和活动绘于佳山秀水中,是这个时期新出现的山水画题材,直接影响了元末明初早期吴派山水画的审美取向。
  清《佩文斋画谱》、《江村画目》著录。
撰稿人:余辉

朱德润

朱德润(1294--1365年),字泽民,号睢阳教人,祖籍睢阳(今属安徽省),后居平江(今江苏苏州),官至镇东行中乃省儒学提举。他专擅山水,远师北宋李成、郭熙,近承元代赵孟頫,多写文人雅士在山林中的游赏活动。

山川

山川指山岳、河流和平野。方志类书中常将“山川”列为一目,用以记载某一地区的形胜,诸如:山脉、河流、湖泊、池沼、津梁,以及与山川有关的森林、矿藏、名胜、景观等。

平远

山水画技法名,“三远”之一。出自北宋郭熙《林泉高致》之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李成

李成(?—967年),字咸熙。其先人为唐宗室,后周时避居山东营丘。幼喜诗赋及琴棋书画,尤以画山水寒林著称于时,对后世山水画影响极大。

郭熙

郭熙,字淳夫,河南温县人。早年似是一位职业道士,没有正式从师学画,靠自己苦心学习钻研,终成一位杰出的画家。曾为御画院艺学,提升到“翰林待诏直长”的画院最高地位。生卒年不详,创作活动旺盛的时代是宋神宗在位的熙宁、元丰间(1068-1085年)。他的创作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其画直到晚年不但毫无习气,反愈精神,被誉为李成、范宽之后“独步一时”的山水画大师。同时,他还是一个美术理论家,由其子郭思记录整理的《林泉高致》就是中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阐述山水画创作规律的著作。

早期吴派

在元末曹知白、朱德润等山水画家的影响下,元末明初苏州地区的一批画家如赵元、杜琼、徐贲等,力求开创出以蕴藉清雅的画风表现吴地山水和当地文人书斋的新流派,在明初最先开创了吴派山水画的艺术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