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维乔春山烟霭图扇页】
新00149142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春山烟霭图》扇页,清,钱维乔绘,纸本,设色,纵21厘米,横60厘米。
扇页有自题:“春山烟霭。嘉庆己未新秋拟乌目山人意于小林栖。竹初乔。”钤“维乔印”白文印、“季木”朱文印。
“己未”是清嘉庆四年(1799年),钱维乔时年61岁。
图绘树木与山石、水榭相互掩映,烟云与湖水萦绕穿插的江南春景。作者自题仿自王翚(号乌目山人)笔意,然而它又融入了钱氏自身粗笔中不失秀润的风韵,反映出画家晚年绘画技法精熟,巧于设景布势的构图能力。
扇页有自题:“春山烟霭。嘉庆己未新秋拟乌目山人意于小林栖。竹初乔。”钤“维乔印”白文印、“季木”朱文印。
“己未”是清嘉庆四年(1799年),钱维乔时年61岁。
图绘树木与山石、水榭相互掩映,烟云与湖水萦绕穿插的江南春景。作者自题仿自王翚(号乌目山人)笔意,然而它又融入了钱氏自身粗笔中不失秀润的风韵,反映出画家晚年绘画技法精熟,巧于设景布势的构图能力。
撰稿人:李湜
关键词:
王翚
王翚
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画有家学,初拜张珂为师,专摹元代黄公望的山水画。后师从王鉴,画艺大进。经王鉴推荐,又入王时敏门下。在名师指导下,悉心临摹历代佳作,且饱览山川佳胜,终能心手相应,笔墨变化不竭,杰构层出不穷,成为一代巨擘。对于绘画,王翚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并身体力行,成就超凡。康熙三十年(1691)奉诏入京,主持绘制《康熙南巡图》,事毕,荣归故里,以画终其一生。其弟子众多,形成了“虞山派”,对后世影响广远。王翚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吴历、恽寿平合称为“清初六家”,亦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并称“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