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瀛台胜景图卷
【弘历瀛台胜景图卷】
故00247924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瀛台胜景图》卷,清乾隆,弘历绘,纸本,墨笔,纵29.2厘米,横57.5厘米。
  瀛台是对南海岛上建筑群的统称,建于明代,现存建筑多为清顺治、康熙时期翻修扩建而成。这里三面临水,奇石花树,参差掩映。瀛台的正殿涵元殿是帝王宴饮群臣的地方。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囚禁在这里。
  乾隆皇帝所绘此图取景由南岸北望,湖面开阔,有亭台矗立水中央,石桥横跨东西。所绘位置准确,景物十分写实。笔墨疏落,颇具平淡天真之趣。
  引首题“蓬瀛胜赏”四字,钤“乾隆宸翰”印。画面前端有乾隆御题:“今日嘉平景渐迟,雪凝鳷鹊晃琉璃。省农幸得逢真瑞,酬节欣惟奉圣慈。蕉殿香花忝梵相,液池羆虎试冰嬉。迎年腊鼓春光近,今昔评量有所思。己巳腊日奉皇太后游瀛台诸胜,事述并写为图。”画心另钤“石渠宝笈所藏”等印。“己巳”为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
撰稿人:聂卉

戊戌变法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以康有为等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一次改良运动,因发生于旧历戊戌年,其目标为改变清朝祖制成法,故称戊戌变法。变法自四月二十三日始,至八月初六日止,共计103天,又称百日维新。变法主要内容是:经济方面设农工商总局,开垦荒地,提倡私人办企业,奖励发明创造;设铁路、矿务总局,筑路采矿;全国设邮政局通邮;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政治方面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军事上裁减旧军,重练海陆军。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设立学堂、译书局、报馆等。八月初六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顽固派发动政变,变法失败,一切复旧,惟有京师大学堂未被裁撤。

乾隆皇帝

引首

中国书画手卷的专业术语。指在本幅前面所留的空白纸方,一般用以题写书画名称或高度概括的品评,多为四字,与画心之间有隔水分开。因开卷时首先见其,故称“引首”,最早在明初出现。

宸翰

帝王的文章或手书。

琉璃

一种带釉的陶制品。釉以铅作助溶剂,以含铁、铜、钴、锰的矿物作着色剂,再配以石英而制成。明清皇家宫殿、宗教庙宇等,常以琉璃作建筑材料用。

冰嬉

每年冬至以后,清廷均在太液池举行盛大的冰上体育活动,届时,清帝亲临现场观赏。冰嬉项目有冰上射箭、冰球赛、速滑、单人花样滑、双人花样滑及冰上杂耍等。儿童们在冰上表演童子拜观音、凤凰展翅、金鸡独立等精彩动作,令人叹为观止。

画心

是书画装潢中对书法或绘画作品原件的称呼。

石渠

西汉高祖四年(前200年),萧何在未央宫正殿北(今西安市未央区柯家寨村西)建造国家藏书机构,以收藏入关所得秦之律令、图籍。其下砌石为渠以导水,因称“石渠阁”。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诏太子太傅萧望之,诸儒韦玄成、施雠、梁丘临、戴圣、刘向等,于阁内讲五经异同,增立博士。至成帝时藏秘书于此。此后,“石渠”便成为皇家收藏图书典籍之所的专称。

石渠宝笈

清乾隆、嘉庆间宫廷书画著录书,共有三编,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四十四卷;续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共四十卷;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二十八函,一百二十册。书中收录了清朝宫廷所藏五帝御笔、历朝书画、本朝书画以及少量的碑帖和织绣作品近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