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正揆江山卧游图卷
【程正揆江山卧游图卷】
新00013875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江山卧游图》卷,清,程正揆绘,纸本,墨笔,纵26厘米,横205厘米。

  自题款:“江山卧游图,庚戌第二。青溪道人。”钤白文印二方:“青谿旧史”、“程正揆”。鉴藏印有“王竹溪家藏真迹”、“真赏”等,共10方。

  款识中的“庚戌”是指清康熙九年(1670年),作者时年66岁。

  程正揆仿南朝刘宋时期(420-479)画家宗炳,将自己的游历处绘成图,统称为《江山卧游图》,并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为副标题,共达五百卷之多。每幅图随其生活的遭遇和思想的变化,以及在艺术中的不断探索,所寄意托兴的情感内容、绘画风格有所不同,呈现出了多样的审美意趣和艺术风貌。

  此卷是他晚年辞官之后所作。图绘连绵不断的山峦谷地,平台处,空亭独立,高士寻幽而至。其荒寒萧瑟的山水、高士落寞的行踪,正是画家晚年内心情感的写照。图中山石树木以酣畅的笔墨挥就而成,笔法朴拙、放逸,于简约中不失神采。在明末清初摹古风盛行的画坛下,其满怀激情的画作令人耳目一新。

撰稿人:李湜
关键词: 卧游 程正揆 宗炳 古风

卧游

所谓“卧游”,是指在家里欣赏山水画。

程正揆

程正揆(1604—1676年),字端伯,号鞠陵,晚号青谿道人,湖北孝感人。明崇祯四年(1631年)登进士第,入清后官工部右侍郎。早年得董其昌指授,以枯笔山水见长。与石谿并称“二谿”。

宗炳

宗炳(375-443年),字少文,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人,寓居江陵(今属湖北)。精书画,妙琴理,极赋才气。自东晋末至南朝宋元嘉中期,朝廷屡次委任官职,俱辞不就。一生唯好观山游水,陶冶性情,时称高士。晚年因病居于江陵,自恨不能再涉足山水,遂将平生所游之地绘于居室之壁,自称:“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著有《画山水序》,是早期山水画论的重要文献。

古风

诗体名,即古体诗,亦称“古诗”,和近体诗相对。产生年代较早,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者较多。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比较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