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以耕、张熊梅月嫦娥图扇页
【费以耕、张熊梅月嫦娥图扇页】
新00168300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梅月嫦娥图》扇页,清,费以耕、张熊绘,金笺,设色,纵17.9厘米,横52.8厘米。
  款署“晋山仁兄大人雅教,甲子秋八月,馀伯费以耕画嫦娥,子祥张熊補梅花。据张熊生卒年推断,“甲子”应为清同治三年(1864年)。钤“熊”朱文印。
  此图为民间脍炙人口的嫦娥奔月主题。画中所绘嫦娥鹅蛋脸,形象古典秀美,体态婀娜,气质娇柔,描绘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理想美人。所绘墨梅横向出枝,其秀美的花形,成功地烘托出嫦娥清雅脱俗的仙姿佚貌,由此可见费以耕与张熊间默契的笔墨配合,以及共通的审美意趣。
撰稿人:李天垠
关键词: 费以耕

费以耕

费以耕,生卒年不详。字馀伯,乌程(今浙江吴兴)人,费丹旭(1801—1850年)长子。画承家学,仕女幽静,兼工花鸟。对后世肖像画和年画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