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喆墨艾图轴
【邹喆墨艾图轴】
新00187800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墨艾图》轴,清,邹喆绘,纸本,墨笔,纵126.5厘米,横47.3厘米。
  本幅右上角题款:“景泰四年癸酉夏正午日,相谿沈贞。”钤“沈氏贞吉”(朱方)、“南斋”(朱方)印。款印皆伪,系后添。
  左下角为邹喆本款:“萧艾有清芬,为性本芳洁。寄言熏德者,不扶芑自直。癸巳午月题于节霞阁, 邹喆。”钤“邹喆之印”(白方)、“方鲁”(朱方)印。收藏印五方 :“震泽王氏鉴藏画印”、“公绶”、“公绶”、“子孙宝之”、“购甲辰进士弟”。
  本幅所绘墨笔艾草运笔浓淡有致,并通过墨色的变化营造出了空间感。艾草在中国民间有着驱邪的寓意。邹喆作为文人画家也在自己的绘画中表现具有风俗元素的题材,使得作品既具有文人绘画的雅致,又具有风俗绘画的活泼与贴近时令,显得颇有韵味。

撰稿人:李天垠


关键词: 邹喆 沈贞 文人画

邹喆

邹喆(生卒年不详,活跃于明崇祯至清康熙前期),字方鲁,江苏吴县人,客居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工书善画,擅长山水、花卉,得其父邹典的家传,名列“金陵八家”之一。

沈贞

沈贞(生卒年不详)。以擅绘人物、花鸟供奉于晚清如意馆。其画风用笔工细精整,设色艳丽华贵,深得宫廷绘画之审美意趣。

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古代社会中文人、士大夫创作的绘画,以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绘画,在北宋经苏轼、文同等人倡导,遂大行其道。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标举“士气”,讲求笔墨情趣,强调神韵,并重视文学修养,对绘画中意境的表达以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