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省种秋花图轴
【余省种秋花图轴】
故00005227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种秋花图》轴,清,余省绘,纸本,设色,纵165.8厘米,横93.7厘米。
  据本幅上方乾隆皇帝御笔《种秋花诗》的诗后题:“右种秋花之作,命以诗意为图。时乾隆丙寅初秋御笔。”可知余省《种秋花图》是奉旨而作。款署:“臣余省恭画。”钤“余”、“省”连珠印。鉴藏印有:“乾隆御览之宝”、“陶冶性灵”、“观书为乐”、“含毫邈然”、“云霞思”、“乾隆宸翰”、“几暇临池”。
  “丙寅”是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
  该画为全景式构图,表现课童种秋花的情景。画心上半部以远山和绿树表现出秋高气爽的时节,下半部重点突出了此画的主题——种秋花。庭院中,有的童子在房前空地处种植,有的给种好的秋卉培土、浇水。画中秋卉缤纷,蜂蝶两三萦绕篱径。整幅画面生动活泼,色彩妍丽,悦人眼目,表现出太平盛世人们安居乐业的惬意生活。
  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

撰稿人:张彬


余省

余省(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清乾隆时期),字曾三,号鲁亭,江苏常熟人。乾隆时期宫廷画家。其受业于蒋廷锡,与唐岱、周鲲同时祗候内廷。善花鸟、虫鱼、翎毛,参用西法,赋色艳丽。

乾隆皇帝

宸翰

帝王的文章或手书。

画心

是书画装潢中对书法或绘画作品原件的称呼。

石渠

西汉高祖四年(前200年),萧何在未央宫正殿北(今西安市未央区柯家寨村西)建造国家藏书机构,以收藏入关所得秦之律令、图籍。其下砌石为渠以导水,因称“石渠阁”。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诏太子太傅萧望之,诸儒韦玄成、施雠、梁丘临、戴圣、刘向等,于阁内讲五经异同,增立博士。至成帝时藏秘书于此。此后,“石渠”便成为皇家收藏图书典籍之所的专称。

石渠宝笈

清乾隆、嘉庆间宫廷书画著录书,共有三编,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四十四卷;续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共四十卷;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二十八函,一百二十册。书中收录了清朝宫廷所藏五帝御笔、历朝书画、本朝书画以及少量的碑帖和织绣作品近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