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昶墨竹图轴
【夏昶墨竹图轴】
新00081454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墨竹图》轴,明,夏昶绘,纸本,墨笔,纵116厘米,横52.3厘米。
  本幅自题:“迎风。东吴夏昶笔。”有吴郡僧启、云间钱博等三家题诗。
  此图绘竹叶纷披、临风摇曳之景。图中翠竹起笔收笔以楷法运之,既使得笔墨厚重,又得潇洒清润之姿。竹叶的安排错落有致,落墨即成,不见复笔,并以墨色浓淡分出前后,层次分明。竹节用笔劲利遒健,竿瘦而叶肥。笔势变化多端,挺劲潇洒。布局新颖,气息清新。片片竹叶于风中摇曳,风情万种,充分体现出“迎风”之意韵。

撰稿人:王琥


关键词: 夏昶 钱博

夏昶

夏昶(1388—1470年),字仲昭,号自在居士,又号玉峰,江苏昆山人。官至太常寺少卿。善画墨竹,初师王绂,后融会吴镇、倪瓒画法,以法度谨严的楷书笔意入画,气态安闲,韵度翩翩,别具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他的墨竹“时称天下第一”并传播海外,“绢素一出,能令朝鲜、日本、暹罗海外诸国悬金争购”,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谣。

钱博

钱博(生卒年不详),字原博,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钱溥之弟,明正统六年(1441年)解元,正统十年(1445年)进士。授南京刑部之事,官至四川按察使。工古文辞,善楷、行、草书,与钱溥时称“两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