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廷锡芙蓉鹭鸶图轴
【蒋廷锡芙蓉鹭鸶图轴】
新00100371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芙蓉鹭鸶图》轴,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蒋廷锡绘,纸本,墨笔,纵127.7厘米,横60.5厘米。
  图绘芙蓉花烂漫绽放的溪水岸边鹭鸶极目远眺的景致。图中不同的物象被施以不同的笔法:芙蓉花、叶以没骨法写意而成,墨气淋漓洒脱;鹭鸶以白描勾出,线条匀整流畅,笔致细腻工整。这种精细与粗放相呼应的笔法代表了蒋氏工写结合的花鸟画风。
  款署:“甲申秋日写于青桐轩,酉君蒋廷锡”。钤“廷锡”白文印、“酉君”朱文印。“甲申”是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蒋廷锡时年36岁,正是他初中进士伊始、人生踌躇满志之时。

撰稿人:李湜


关键词: 蒋廷锡 没骨 白描

蒋廷锡

蒋廷锡(1669—1732年),字扬孙,号西谷,又号南沙,江苏常熟人。康熙四十二年赐进士。雍正元年,世宗胤禛敕其校勘重编《古今图书集成》,三年告竣。六年授文华殿大学士充《圣祖实录》总裁,十年卒于任上。著有《尚书地理今释》、《青桐轩集》等。

没骨

中国画技法名。不用墨笔为骨,直接以彩色描绘物象。相传为南朝梁张僧繇所创,唐代杨昇擅此法。明代董其昌、蓝瑛等仿之。

白描

传统中国画的技法名称,指用墨线勾画物象,不施任何色彩者,名为“白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