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墨荷图轴
【石涛墨荷图轴】  
新00053957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墨荷图》轴,清,石涛绘,纸本,墨笔,纵90.2厘米,横50.4厘米。
  图绘欣欣向荣的荷塘景色。构图疏密交错,通过荷叶、茨菰、莲蓬、蒲草间的相互掩映构筑出变化丰富的空间层次。用墨淋漓尽致,浓淡、枯润相生,显现出作者较强的笔墨把控能力。
  本幅自题七言诗一首,款署:“大涤子邗上秋日写”。钤白文印二方:“靖江后人”、“大涤堂”。

撰稿人:李湜


关键词: 石涛 茨菰

石涛

石涛 (1642—约1718年),俗姓朱,明宗室靖江王朱赞仪十世孙,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明灭亡后,出家为僧,法名原济,字石涛,号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工于诗文,擅绘山水、兰竹、花草及人物。其笔情纵恣凝炼,独具创新,对扬州画派和近、现代中国画的影响极大。与清初画坛朱耷、髡残、弘仁合称“四僧”,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针对画坛时弊提出诸多精辟见解。

茨菰

也作慈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像箭头,开白花,地下有球茎,可食。其球茎也称茨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