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士标秋林远岫图轴】
新00154205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秋林远岫图》轴,清康熙四年(1665年),查士标绘,纸本,设色,纵116.5厘米,横51.3厘米。
作者自题:“平生结习在溪山,更赖同心日往还。料得水光林影里,看来能有几人闲。乙巳七夕画、诗拟殊安道长兄正。查士标”。钤“二瞻”、“查士标印”。
“乙巳”是清康熙四年(1665年),作者时年50岁。
鉴藏印有“心岫审定书画真迹”、“陆树声鉴赏章”、“曾藏吴兴沈翔云家”。
图绘两位隐士盘膝而坐,周围的秋林杂木相倚相交,不仅构筑出静雅脱尘的意境,同时寓示着作者与友人间惺惺相惜、君子之交的深厚友情。图中繁复的景致由近及远逐层推进,扩展了画面的进深空间,得高远、深远之势。全图笔法疏简,用墨恬淡,风神懒散之趣溢于笔端,深得文人画“逸品”之精髓,为查氏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自题:“平生结习在溪山,更赖同心日往还。料得水光林影里,看来能有几人闲。乙巳七夕画、诗拟殊安道长兄正。查士标”。钤“二瞻”、“查士标印”。
“乙巳”是清康熙四年(1665年),作者时年50岁。
鉴藏印有“心岫审定书画真迹”、“陆树声鉴赏章”、“曾藏吴兴沈翔云家”。
图绘两位隐士盘膝而坐,周围的秋林杂木相倚相交,不仅构筑出静雅脱尘的意境,同时寓示着作者与友人间惺惺相惜、君子之交的深厚友情。图中繁复的景致由近及远逐层推进,扩展了画面的进深空间,得高远、深远之势。全图笔法疏简,用墨恬淡,风神懒散之趣溢于笔端,深得文人画“逸品”之精髓,为查氏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