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端烟江远眺图轴
【朱端烟江远眺图轴】
新00052536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烟江远眺图》轴,明,朱端绘,绢本,设色,纵168.2厘米,横107厘米。
  款署:“朱端”,钤“克正”印、“辛酉征士”印、“钦赐一樵图书”印。
  此图作全景山水,取景开阔,山高水远。前景画坡岸高树,雅士临江远眺;中景巨峰突起,陡然耸立;远景舟船重峦置于迷蒙的烟云之间,随水势渐远。作品承传李成郭熙派系的意境与气势,笔法简劲,墨色秀润,树石勾染精细,设色清雅。

撰稿人:聂卉


朱端

朱端(生卒年不详),字克正,钦赐“一樵”印,遂自号一樵,有印章“辛酉征士”。正德年间值仁智殿,官锦衣卫指挥。画艺广博,山水、人物、花鸟兼能。

景山

景山本为位于紫禁城正北的皇家苑囿名称,在此则为乾隆所设的与南府并行的演戏机构名称。乾隆南巡时,江南优伶的演技使其耳目一新,故特命地方官员选送名伶入宫。大批苏、扬名伶入宫后被安排在景山居住和习艺,以别于由太监组成的“内学”。景山设有外头学、外二学、外三学及其它一些部门,与南府共同承应宫中演戏。

李成

李成(?—967年),字咸熙。其先人为唐宗室,后周时避居山东营丘。幼喜诗赋及琴棋书画,尤以画山水寒林著称于时,对后世山水画影响极大。

郭熙

郭熙,字淳夫,河南温县人。早年似是一位职业道士,没有正式从师学画,靠自己苦心学习钻研,终成一位杰出的画家。曾为御画院艺学,提升到“翰林待诏直长”的画院最高地位。生卒年不详,创作活动旺盛的时代是宋神宗在位的熙宁、元丰间(1068-1085年)。他的创作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其画直到晚年不但毫无习气,反愈精神,被誉为李成、范宽之后“独步一时”的山水画大师。同时,他还是一个美术理论家,由其子郭思记录整理的《林泉高致》就是中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阐述山水画创作规律的著作。

李成、郭熙派系

北宋初李成、范宽、郭熙,号称“北宋三大家”。他们继承五代荆浩、关仝开创的北方山水画系,善绘北方、中原一带的高山峻岭和寒林雪景,景致呈雄伟、险峻之势。布局多作全景山水,呈金字塔形,兼具高远、深远、平远三景。笔墨或粗健,或尖峭,或秀劲,均以雄劲见胜。其中李成、郭熙影响尤大,画史遂称“李郭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