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曾蔷薇图轴
【陈师曾蔷薇图轴】
新00081495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蔷薇图》轴,近现代,陈师曾绘,纸本,设色,纵142.2厘米,横34.4 厘米。
  自题:“微雨欲晴还未晴,嫩绿新试袷衫轻。黄蔷薇放三分色,却胜丁香风味清。蔗青宗兄学长属。辛酉仲春师曾陈衡恪。”钤“朽道人”印。
  “辛酉”为民国十年(1921年)。
  蔷薇在古代花鸟画中并不多见,近代画家笔下则较多涉及,最擅长画蔷薇的是民国人程璋陈师曾此作品颇得写生之趣,图中蔷薇枝条纤长,花形随手勾画,姿态自然生动,色彩柔和,真实而又艺术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俏丽多姿。

撰稿人:聂卉


关键词: 师曾 陈师曾 程璋 随手

师曾

师曾(1876-1923年),名陈衡恪,字师曾,号槐堂、朽道人,江西义宁人。工诗文,世以奇童目之。善书法,篆、隶、真、行诸体皆工。画则山水、花卉、人物皆擅。工篆刻,熔铸秦、汉,古拙纯朴,毫无悍霸气。喜奖掖后进,齐白石得其助至多。有《陈师曾先生遗墨》、《染仓室印存》等。

陈师曾

陈师曾(1876—1923年),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湖南省凤凰人。湖南巡抚陈宝箴孙,著名诗人陈三立子。曾留学日本,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善诗文、书法,尤长于绘画、篆刻。其山水画在承袭明代沈周、清代石涛技法的基础之上,注重师法造化,从自然景观中汲取创作灵感;写意花鸟画近学吴昌硕,远宗明人徐渭、陈淳等大写意笔法,画风雄厚爽健,富有情趣;人物画以意笔勾描,注重神韵,带有速写和漫画的纪实性。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染苍室印存》等。

程璋

程璋(1869—1938年),原名德璋,号瑶笙,安徽休宁人,后寓居上海。早年为学徒,后从杨润之学画。曾执教常州艺术学校、上海中国公学、苏州草桥中学和北京清华大学。早年习没骨花卉,工花鸟,亦能山水、人物,后吸收西洋画明暗透视法,于阴阳向背颇为注意,将写生法与传统水墨融为一体。有《程瑶笙画册》等传世。

随手

随手:旧称乐队伴奏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