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之鼎张鲁翁像卷
【禹之鼎张鲁翁像卷】
新00092674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张鲁翁像》卷,清,禹之鼎绘,绢本,设色,纵49.7厘米,横212.3厘米。

  画心款署:“方伯张公取‘了然潭上月,适我胸中机’之句为题,属补尊照于内,时庚辰春,广陵后学禹之鼎敬写。”钤“禹之鼎印”白文方印、“尚吉”朱文方印。庚辰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禹之鼎时年54岁。

  画中主人公的五官轮廓用淡墨勾勒,又施墨略染后再赋色彩,衣纹用兰叶描,轻重变化有致,得惟妙惟肖之趣。

  禹之鼎为人画像不仅注重形神兼备,也通过对人物所处环境的描绘来烘托人物的某种特定性格。据禹氏亲笔题款可知,他是应像主的要求,以唐代诗人李颀《东京寄万楚》中的诗句“了然潭上月,适我胸中机”所表现的意象为背景完成这幅肖像画创作的。图上明月清辉,水流缓缓,营造出的清寂幽然的环境恰如其分地反映出像主淡泊宁静的心态。有学者考证,像主为张霖,参见宋健《<张鲁翁像>像主是谁》一文。


撰稿人:汪亓
关键词: 禹之鼎 画心 肖像画

禹之鼎

禹之鼎(1647—1716年),字尚吉、尚基、上吉等,号慎斋,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官鸿胪寺序班,以画供奉入畅春园。善画人物、山水,尤精写真。初师蓝瑛,兼学宋元诸家。肖像画面貌多样,对白描法、墨骨法、江南法都有研究,所绘人物形神兼备,独具一格,一时名公小像多出其手,其肖像画在清代中期有“当代第一”之誉。

画心

是书画装潢中对书法或绘画作品原件的称呼。

肖像画

人物画的一种,专指描绘人物相貌形神的绘画,可分为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中国的肖像画传统称谓有“传神”或“写真”,它是以现实生活中或历史上客观存在的人物为描绘对象,通过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创作方法,着重刻画人物本身特定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神韵,获得形神兼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