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素像轴
【和素像轴】
新00187903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和素像》轴,清,绢本,设色,纵159.2厘米,横115厘米。
  本幅无作者款识。上诗堂有张英、励杜讷、孙宝宪及和素本人题记。和素题曰:“四十有五,年尚未老。缅想从前,遏多功少。尔形方健,尽可自好。无忝所生,敬奉斯道。康熙三十四年仲冬吉日。和素自题。”
  图绘和素45岁时的坐像,身穿朝服,项挂朝珠。其面容具有典型的满族特征,面色微赤,高颧,留须,神态蔼然,目光沉静,举止端庄。画面生动地再现了这位满洲大臣儒雅谨严的性格和精神风貌。
  和素,字存斋,清康熙年间满洲人。累官至内阁侍读学士。博览群书,通晓满、汉两种文字,精于翻译。有琴谱合璧十八卷。将明人杨抡《太古遗音》译成满文。

撰稿人:赵炳文


关键词: 和素 满族 内阁

和素

和素(1652—1718年),字存斋、纯德,完颜氏,清满洲人。累官至内阁侍读学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

满族

满族,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源于女真。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今称满族)。

内阁

明代始设的中央机关。清代内阁系由关外时期的内三院所改,至康熙九年(1670年)始成定制,名义上是最高的权力机关,赞襄庶政,办理章疏等,但由于清代先后设立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等权力机关,大大削弱了其实际预政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