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芙蓉图页
【出水芙蓉图页】
新00147425-3/12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出水芙蓉图》页,宋,纨扇页,绢本,设色,纵23.8厘米,横25厘米。
  本幅无款。有残印一角。裱边贴签:“吴炳出水芙蓉”。
  一朵盛开的粉红色荷花占据整个画面,在碧绿的荷叶映衬下抢眼而夺目,布局、设色端庄大气,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气质表现得十分完美。
  莲瓣的描绘技法类似后世的“没骨”法,不见勾勒之迹,渲染出花瓣既轻盈又腴润的质感。画家的写实功力极为扎实,每片莲瓣的形状、角度、色泽和光感都安排得无懈可击。至于瓣上红丝、蕊端腻粉,也一一仔细料理,微妙之处,使人叹为神工!
  旧题吴炳绘,无据。
  存《名笔集胜》册中。《虚斋名画录》著录。
撰稿人:金运昌
关键词: 纨扇 没骨 渲染 红丝

纨扇

又称团扇,即圆形扇面。

没骨

中国画技法名。不用墨笔为骨,直接以彩色描绘物象。相传为南朝梁张僧繇所创,唐代杨昇擅此法。明代董其昌、蓝瑛等仿之。

渲染

中国画技法之一,属辅助性用笔,为突出形象之用。“渲”是在皴擦处略敷水墨或色彩,“染”是用大面积的湿笔在形象的外围着色或着墨,烘托画面形象。

红丝

指红丝石,产于青州益都黑山(今山东省境内),石色红黄相间,红理黄纹或黄理红纹。唐中和年间已有开采,据说产石的洞口在绝壁之上。宋时唐彦猷复遣石工入洞取石,此为红丝石用作砚材的最早记载。此后,巨石摧掩洞门,石遂绝。宋代米芾的《砚史》、高似孙的《砚笺》、苏易简的《文房肆谱》诸本砚谱均对红丝石砚加以品评,唐彦猷在《砚录》中赞红丝石砚试墨有膏润浮泛,墨色相凝若漆,以红丝石砚为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