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图页
【牡丹图页】
新00156346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牡丹图》页,宋,纨扇页,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22厘米。
  本幅无款。钤鉴藏印“黔宁王子子孙孙永保之”。
  图绘牡丹花后魏紫,花冠硕大,重瓣层叠,娇艳华贵,左右以绿叶相衬。花瓣层次丰富,刻画入微,先用中锋细笔勾花瓣,然后用胭脂红层层渲染,以浅黄色点花蕊,以花青汁绿染花叶。此图页精工富丽,美不胜收,构图丰满,设色艳而不俗。
撰稿人:潘深亮
关键词: 纨扇 魏紫 渲染 胭脂红

纨扇

又称团扇,即圆形扇面。

魏紫

与姚黄、欧碧、赵粉并称牡丹四大名种。其花形为重瓣平头,外二轮十余大瓣,内层卷褶,多旋心。花色粉紫,基部有黑紫晕斑。萼片稀小质厚,背灰绿有晕。北宋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记录了魏紫的来历:传说五代时,砍柴人从寿安山挖来牡丹,卖给宰官魏仁溥家,因而有了魏紫的名称。宋代,姚黄与魏紫已成为牡丹花的名贵品种。

渲染

中国画技法之一,属辅助性用笔,为突出形象之用。“渲”是在皴擦处略敷水墨或色彩,“染”是用大面积的湿笔在形象的外围着色或着墨,烘托画面形象。

胭脂红

亦称“蔷薇红”、“洋金红”、“玫瑰红”,为低温釉彩。包括釉和彩两种:一为浓艳的粉红釉,因色若胭脂而得名,始见于康熙晚期,雍正时用得较多,施釉较薄,色调鲜艳。另一种指绘画于粉彩器上的桃红色彩,多用于花卉图案上,绘工精致,笔触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