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九成宫图轴
【袁耀九成宫图轴】
新00166438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九成宫图》轴,清,袁耀绘,绢本,设色,纵189.7厘米,横230.7厘米。
  本幅自题:“九成宫,甲午清冬邗上袁耀画。”钤“袁耀之印”、“昭道氏”印2方。
  此幅以对角构图为主,建筑在画面中所占比重不大,但作者有意将建筑物安排在观者的视觉中心,使其在山重水复的背景中颇为醒目。著名诗人杜甫曾有咏《九成宫》诗,袁耀即根据诗意想象而画成此图。袁氏父子所画的历代宫阙虽然各有典故,但样式大多雷同,富有装饰趣味而无明显的时代特征,画中人物的服饰也是如此,虽为古装却非唐非宋。
撰稿人:傅东光

袁耀

袁耀(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18世纪中期),字昭道,江都(今江苏扬州)人,袁江之子。生平资料很少,《画人补遗》一书中称其“山水楼阁尚能守家法”。工于山水楼阁界画,继承了唐宋及明代仇英青绿山水的画法。笔墨严整工细,设色艳丽浓郁,与父袁江同为清代界画代表人物。

九成宫

九成宫是唐代的著名宫殿,在今陕西麟游县西。本为隋代仁寿宫,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重修,为皇家避暑之所,因山有九重而改名为九成宫,现遗址已不存。

杜甫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唐朝诗人,有“诗圣”之名。其诗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倾向 。《三吏》、《三别》、《秋兴》、《春望》等诗篇广为传颂。

《九成宫》诗

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曾宫凭风回,岌嶪土囊口。 立神扶栋梁,凿翠开户牖。其阳产灵芝,其阴宿牛斗。 纷披长松倒,揭『0537』怪石走。哀猿啼一声,客泪迸林薮。 荒哉隋家帝,制此今颓朽。向使国不亡,焉为巨唐有。 虽无新增修,尚置官居守。巡非瑶水远,迹是雕墙后。 我行属时危,仰望嗟叹久。天王守太白,驻马更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