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山水四条屏
《山水四条屏》·春台明月
《山水四条屏》·平流涌瀑
《山水四条屏》·万松叠翠
《山水四条屏》·平岗艳雪
【袁耀山水四条屏】
新00146643 1-4/4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山水四条屏,清,袁耀绘,绢本,设色,纵57厘米,横66.1厘米。
  四条屏分别自题:“春台明月”、“平流涌瀑”、“万松叠翠”、“平岗艳雪”,款署“戊戌仲夏邗上袁耀画。”钤“袁耀”、“昭道”印2方。
  这组画屏是袁耀晚年的作品,所绘为扬州北郊的四处名胜景点,均为写生之作。 “春台明月”绘一派怡人春色,湖岸枝头新绿,垂柳依依,用笔细润秀媚,设色淡雅。“平流涌瀑”画夏日高树浓荫,茂茂森森,以浓厚的墨色点染,华滋苍润。“万松叠翠”写秋时萧瑟之意,构图平远、空明,远景山石以简笔勾勒,林木萧疏,只有常青的松树依然叠翠。“平岗艳雪” 绘冬季大地覆雪,老梅独立,神态潇洒,枝干用笔老练苍劲,再以胭脂、白粉点染敷色。画家将瘦西湖两岸的亭台楼阁、名园胜景置于春夏秋冬四季的大自然中,以传统界画的精湛技法把扬州当时“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繁荣景象真切形象地展现在观者面前。
撰稿人:傅东光

条屏

条屏与立轴形式类似,只是前者为一组,后者独立存在。有时一条失群的屏也可以轴称之。轴在装裱时加出轴,屏则平轴,以此为别。

袁耀

袁耀(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18世纪中期),字昭道,江都(今江苏扬州)人,袁江之子。生平资料很少,《画人补遗》一书中称其“山水楼阁尚能守家法”。工于山水楼阁界画,继承了唐宋及明代仇英青绿山水的画法。笔墨严整工细,设色艳丽浓郁,与父袁江同为清代界画代表人物。

台明

古建筑的基座称台基,指建筑物的柱子或墙体以下部分,台基包括两部分,地下部分叫“埋深”,地上露明部分叫“台明”。台明通常以砖石砌成,高度一般为柱高的1/5到1/7。

平远

山水画技法名,“三远”之一。出自北宋郭熙《林泉高致》之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景山

景山本为位于紫禁城正北的皇家苑囿名称,在此则为乾隆所设的与南府并行的演戏机构名称。乾隆南巡时,江南优伶的演技使其耳目一新,故特命地方官员选送名伶入宫。大批苏、扬名伶入宫后被安排在景山居住和习艺,以别于由太监组成的“内学”。景山设有外头学、外二学、外三学及其它一些部门,与南府共同承应宫中演戏。

界画

指依靠界笔直尺划线的绘画。以宫室、楼台、屋木等建筑为表现对象,又称“宫室画”、“屋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