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嘉李畹斯像卷】
新00134109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李畹斯像》卷,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鲍嘉绘,绢本,设色,纵37.5厘米,横174厘米。
本幅右下款署:“戊寅秋日秀水鲍嘉写照。”下钤“公”、“受”联珠印。“戊寅”为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卷前有仲宏道、尚友题二则。
此卷绘李璞携童仆行游于山水间。图中卷首为一池湖水,坡岸之上松林茂密,山间溪水流淌,一派葱郁景象。李璞身着袍服,头戴巾,足着朱履,一副文人装束。身旁一小童手提书箱、肩背包袱陪侍于侧,另一小童怀抱琴囊随行。李氏面目慈祥,画法精细,而小童的画法则相对简单,不具有肖像画特征,由此起到了突出主要人物的作用,这是中国古代肖像画中常见的表现手法。鲍嘉的传世作品不多见,透过此图可以略窥其肖像画的艺术风格。
本幅右下款署:“戊寅秋日秀水鲍嘉写照。”下钤“公”、“受”联珠印。“戊寅”为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卷前有仲宏道、尚友题二则。
此卷绘李璞携童仆行游于山水间。图中卷首为一池湖水,坡岸之上松林茂密,山间溪水流淌,一派葱郁景象。李璞身着袍服,头戴巾,足着朱履,一副文人装束。身旁一小童手提书箱、肩背包袱陪侍于侧,另一小童怀抱琴囊随行。李氏面目慈祥,画法精细,而小童的画法则相对简单,不具有肖像画特征,由此起到了突出主要人物的作用,这是中国古代肖像画中常见的表现手法。鲍嘉的传世作品不多见,透过此图可以略窥其肖像画的艺术风格。
撰稿人:马季戈
鲍嘉
鲍嘉(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清康熙年间,字公受,浙江嘉善人。受业于曾鲸弟子沈韶,为曾鲸再传弟子。写真能传人性情意态,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在实践的基础上将绘制肖像的方法撰成《传神秘旨》一书。
李璞
李璞(生卒年不详),字翰如,一字畹斯,浙江嘉兴人。工诗文,著有《静涵堂文集》、《丛桂山房诗集》、《同舟唱和集》等书。
肖像画
人物画的一种,专指描绘人物相貌形神的绘画,可分为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中国的肖像画传统称谓有“传神”或“写真”,它是以现实生活中或历史上客观存在的人物为描绘对象,通过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创作方法,着重刻画人物本身特定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神韵,获得形神兼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