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兰仕女清娱图册
《仕女清娱图》册·自弈
《仕女清娱图》册·舞剑
《仕女清娱图》册·阅书
《仕女清娱图》册·投壶
《仕女清娱图》册·梳妆
《仕女清娱图》册·吹萧
《仕女清娱图》册·品茗
《仕女清娱图》册·观鹤
【喻兰仕女清娱图册】
故00005620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仕女清娱图》册,清,喻兰绘,纸本,设色,每开纵17厘米,横22.7厘米。署款:“臣喻兰恭绘。”下钤2朱文方印,印文模糊不辨。
  此图册共8幅。从精美的器皿、工巧的家具、华丽的服饰可知作者表现的是富贵人家的女子。通过女子在室内品茗、吹箫、梳妆、投壶、阅书、舞剑、观鹤、自弈等行乐活动,说明了优越的生活环境不仅保障了她们衣食无忧,亦为她们提供了种种休闲条件,从而令她们具有多方的修养。
  图中人物的面部轮廓以中锋行笔,淡赭勾勒,线条工细流畅,五官结构在继承传统线描的基础上参用西方的明暗法、解剖学等绘画表现形式,以赭色烘染,凹凸层次分明,富于立体效果。人物的衣纹用笔深受明代“浙派”画风的影响,线条似金钩铁画,遒劲爽利并富于方折、顿挫、疾迟变化,其显现出的方硬美与人物面部的娇美形成刚与柔的对比,衬托出女性肌肤的细腻光滑。赋彩染色浓重,青、蓝、紫、红、黄等冷暖色调于和谐的呼应中洋溢出一种纯净、典雅、安谧的情境。同时,其鲜亮明丽的色调与图册中少女们青春活泼的气息及轻松娱乐的场景相统一,从而有助于表达绘画的主题。
撰稿人:李湜

仕女

“仕女”始称“士女”,其原义泛指男女。(“士女”一词最早出现在《管子》卷第十九,“五臭所校,寡疾难老,士女皆好”。其意指男女,并未指向未婚之男女。《楚辞》中亦为男女通称。)至汉刘向《列女传》中《启母涂山》“厘尔士女,从以孙子”之义,此时专指女性。其后,经陆善经补注的南北朝《古今同姓名录》中记有二高云,“一西秦,时僭改元正始。一唐人,画仕女,上品”。其后,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记周昉“画士女为古今冠绝”,称其为神品,同书亦记陈闳、张萱、王定、王 、萧溱、张涉、张容等均画士女,或入妙品、能品,专指以描绘古代贵族妇女为题材的中国画。宋代以后,“士女”与“仕女”并用,而“仕女”一词渐为流行,其义指相貌秀丽的女子。

喻兰

喻兰(生卒年不详),活动于19世纪初,字少兰,浙江桐庐人。擅绘人物,笔致工整精细,供奉于嘉庆朝宫廷画院。

贵人

妃嫔的称号。东汉时始置,仅次于皇后。清朝沿用此名,但位次在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之后,品位较低。

“浙派”

“浙派”指以活跃于明代宣德至正统时期(1426—1449年)的画家戴进为代表的绘画流派。戴进的山水画师承南宋四家的传统,技艺全面,著称于时,号称“院体”。因其是浙江人,故又称“浙派”。受其影响的有吴伟、张路等人,一时追随者甚多,形成了明代中期的一大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