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本对镜仕女图轴
【朱本对镜仕女图轴】
新00146226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对镜仕女图》轴,清,朱本绘,纸本,设色,纵109.9厘米,横51.6厘米。
  自题:“□嘉庆十二年春二月写于半村之蕴余书屋。素人朱本。”下钤“素人”印。嘉庆十二年为1807年。
  朱本处于仕女画“巍然为画中独立之一科”的乾嘉朝,他与其他专业的仕女画家余集、改琦、顾洛、姜埙等人一样,对宣扬宗教和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仕女画及反映贵族妇女游乐生活的题材不感兴趣,他关注的是风花雪月中的美女形象,或年轻女性闺房中的小情致。
  此图为朱本46岁时之作,表现闺阁女子晨起梳妆的场景。人物形象写实,举止生动自然,尤其是将女子照镜时瞻前顾后的神态描绘得极为传神有趣,成功地展示出女性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人物的衣纹线条以中锋行笔,圆转流动,表现出衣料柔软的质地及衣袍的肥大,以此衬托出女子小巧可人的躯体。

撰稿人:李湜


关键词: 仕女 朱本 改琦

仕女

“仕女”始称“士女”,其原义泛指男女。(“士女”一词最早出现在《管子》卷第十九,“五臭所校,寡疾难老,士女皆好”。其意指男女,并未指向未婚之男女。《楚辞》中亦为男女通称。)至汉刘向《列女传》中《启母涂山》“厘尔士女,从以孙子”之义,此时专指女性。其后,经陆善经补注的南北朝《古今同姓名录》中记有二高云,“一西秦,时僭改元正始。一唐人,画仕女,上品”。其后,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记周昉“画士女为古今冠绝”,称其为神品,同书亦记陈闳、张萱、王定、王 、萧溱、张涉、张容等均画士女,或入妙品、能品,专指以描绘古代贵族妇女为题材的中国画。宋代以后,“士女”与“仕女”并用,而“仕女”一词渐为流行,其义指相貌秀丽的女子。

朱本

朱本(1761-1819年),字素人,号溉夫、竹西,江苏甘泉(今扬州)人。山水画法明文伯仁,笔墨秀润古雅。花卉、人物笔致简淡恬静。游寓京师(今北京)时,与其兄文新、泰州朱鹤年并称“三朱”。

改琦

改琦(1773—1828年),字伯蕴,号七芗、玉壶外史等,松江(今属上海市)人。擅绘人物、花卉,尤以工绘娴静雅丽的仕女画为时人称著。有《玉壶山房词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