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嵒海棠禽兔图轴
【华嵒海棠禽兔图轴】
新00020585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海棠禽兔图》轴,清,华嵒作,纸本,设色,纵135.2厘米,横52.8厘米。
  图右自题:“丙子春正月新罗山人呵冻写。时年七十有五。”钤二印:“华喦”、“秋岳”。鉴藏印有“心远居士”、“心远草堂”、“徐邦达珍赏印”等共6方。
  “丙子”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
  华嵒的花鸟画丰富了传统的“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审美情趣,寓真情实感于创作,使作品具有丰富的感情和个性,具有雅俗共赏的特征。此图是他晚年的代表作,画家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鹦鹉按捺不住的欣喜和黑兔胆小好奇的神态表现得生动传神。在画法上,华嵒从恽寿平淡雅清丽的没骨花卉入手,涉猎诸家,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此图结构新奇,笔法将宋人工笔花鸟之细腻工致与写意花鸟之秀逸洗练相结合,敷色活泼。海棠以胭脂及白粉点染,树叶颜色用石青、石绿,其间又有微带白黄色的大叶,颜色浓丽湿润,黑兔的墨色变化更为微妙丰富,浓淡之间表现出柔软疏松的质感,并与树木花卉的暖色调和谐统一,使整幅画面洋溢着花香鸟语的初春气氛。

撰稿人:杨丽丽


海棠

落叶小乔木,叶子呈椭圆形,花白色或淡粉红色。果实亦称海棠,球形,味酸甜。

华嵒

华嵒(音yán)(1682—1756年),字秋岳,号新罗山人,又号布衣生等。福建临汀人。早年家贫,出身于民间画工,后流寓扬州,以卖画为生。平生“不慕荣利”,以技为隐,擅画花鸟、人物、山水。花鸟画脱胎于清恽寿平。山水主要取法元人,旁参唐寅。人物师法陈洪绶、马和之,别具风格。由于他来自民间,又具有“诗、书、画三绝”的文人素质,作品形成“文质相兼”的艺术趣味,明朗、清新、俊逸的笔调表现了他“离垢”的审美理想。华嵒的画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有《离垢集》五卷。

丙子

宋嘉定九年(1216年)。

华喦

华喦(1682—1756年),字秋岳,号新罗山人、东园生、布衣生等,福建上杭人,清代画家。擅画人物、山水,尤精花鸟、草虫走兽,重视写生,构图新颖,所绘的形象生动多姿。时用枯笔干墨淡彩,敷色鲜嫩不腻,别树一帜,对清中叶以后的花鸟画影响甚大。

黄家富贵

即指五代黄筌开创的花鸟画风。黄筌(约903—965年),字要叔,四川成都人。后蜀宫廷画家,北宋初又入北宋画院。作品多绘宫禁中的珍奇花鸟,画法工整鲜丽,勾勒填彩,称为“勾勒法”,形象生动逼真,又有“写生法”之谓。风格精细富丽,故有“黄家富贵”之称。其画法传至北宋画院,被定为规范样式,遂奠定了宋代宫廷花鸟基本格调,也成为“院体”花鸟的传统渊源。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中国五代时期花鸟画的两个流派,语见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黄家富贵”指后蜀画家黄筌所作的院体花鸟,多写禁中珍禽瑞鸟,奇花怪石、富丽堂皇;以细挺的墨线勾出轮廓,然后填彩,即所谓“勾填法”,其画风延续将近百年,至宋,当时花鸟皆以“黄家体制为准”。“徐熙野逸”指江南处士徐熙所作花鸟,多写江湖汀花野竹、水鸟渊鱼,画风粗笔浓墨,略施杂彩而笔迹不隐,即所谓“落墨花”。

没骨

中国画技法名。不用墨笔为骨,直接以彩色描绘物象。相传为南朝梁张僧繇所创,唐代杨昇擅此法。明代董其昌、蓝瑛等仿之。

花卉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

恽寿平

恽寿平(1633—1690年),又名格,字正叔,号南田、白云外史等,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早年工绘山水,宗元人王蒙画风,笔墨清灵秀洁,意境萧散幽淡。后改绘花鸟,远师宋徐崇嗣,近学明人,注重写生,更发展了没骨技法。所画花鸟禽鱼很少用笔勾线,主要以水墨直接点染,追求天机物趣,一洗前习的画法而对后世花鸟画的创作影响极大,开创了 “常州画派”。他与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并称“四王吴恽”,亦称“清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