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缎绣桂花玉兔金皮球花纹八月花神衣
绿色缎绣桂花玉兔金皮球花纹八月花神衣
局部纹饰
【绿色缎绣桂花玉兔金皮球花纹八月花神衣】
故00219537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绿色缎绣桂花玉兔皮球花纹八月花神衣,清光绪,身长114厘米,两袖通长186厘米,下摆宽91厘米。清宫旧藏。
  衣立领、对襟、宽身阔袖,缀月白色绸水袖,左右开裾至腋下,衣长过腰,粉红色麻布里衬。衣身以白色缎缘边,呈曲状,并用雪青色缎滚边,领口缘饰形如小圆翻领,腋下开裾处成如意形。
  为突出八月中秋节令的主题,衣身主体纹样以白兔和桂花为主。白兔或卧或立,或跑或跃,机敏可爱,惟妙惟肖。每只白兔外用平金线做八合如意圈边,规则对称排列,如意圈内散绣折枝桂花,三蓝的枝叶,点缀着簇簇橘黄桂花,格外秀雅悦目。缘边上彩绣折枝桂花、佛手、带蔓瓜瓞,另用平金针法绣如意头间隔点缀。
  此为戏中八月花神的专用衣。在中秋承应的二十出《草木衔恩》中,最后一出“共庆清秋呈艳舞”,八月花神与众花神同登仙楼,使演出更加奇幻辉煌。
撰稿人:刘政宏

桂花

即“木犀”,木樨科,秋季开花,黄色或黄白色,极芳香,常见的有金桂、银桂、四季桂等,为珍贵的观赏芳香植物。“桂”按谐音为“贵”,带富贵之意,故常用“折桂”一词表示科举及第。

玉兔

《乐府诗集》三四《相和歌辞·董逃行》云:“采取神药若木端,白哆长跪捣虾蟆丸。”晋傅云《拟天问》(《太平御览》卷四引)云:“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傅云《歌词》(《初学记》卷二九引)云:“兔捣药月间安足道!……。”故世以玉兔为月之代词。

皮球花纹

又称团花,清代叫绣球花。其组合形式多样,以外观极似球状而名。

对襟

服装开襟形式之一,衣襟于前身正中竖直对开。

月白

中国古代织物颜色名。不同时期深浅略有不同,基本介于淡蓝与中蓝之间。

平金

用金线在绣面上盘出图案的一种针法。其绣法是用金线、丝线两种线沿纹样外缘逐步向内铺扎而成,金线为铺线,丝线为钉线,行与行之间钉线相互间隔,形成桂花形,直到绣满纹样为止。此种针法在明清时期为京绣、苏绣所常用。

折枝

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

三蓝

指深蓝、蓝、浅蓝三种深浅不同的蓝色,有晕色效果。

佛手

亦称佛手柑。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果实冬季成熟,鲜黄色,分裂如掌。原产亚洲,我国南方有栽培。花、果可供欣赏,并可入药。

仙楼

建筑的室内以木装修隔成二层阁楼,一般作为供奉神佛的处所,故称仙楼。也可用于其它用途。

中秋承应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流传广泛的中秋节,自古有赏月和食月饼的习俗。清宫除赏月和食月饼以外,还要祭太阴星君,地点有圆明园的平湖秋月和紫禁城内的养心殿等。是日,由宫殿监率首领太监等设供案,奉神牌,备香烛、斗香、燎炉、拜缛等,陈祭品,皇帝及后、妃、嫔等依序拈香行礼。若在避暑山庄,则在烟波致爽院内摆月供,其中有月饼多种,祭后分赐随行的后、妃、嫔、贵人、阿哥等。南府总管太监率内学首领及太监数人,月供以前诵斋意。祈祷后承应戏剧,剧目有《丹桂飘香  霓裳献舞》、《天街踏月  憨儒拾桂》、《太平胜集》、《广寒法曲》、《会蟾宫》、《祥云捧月》、《天香庆节》、《缄诗催宴》、《会幔亭祝寿》、《草木衔恩》、《金山醉月》、《仙坛奇遇》、《锁院良宵》、《祥云捧月》和《虞庭集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