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壑松”琴】
新00188005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万壑松”琴,北宋,仲尼式,通长128.6厘米,隐间117.1厘米,额宽19厘米,肩宽20.4厘米,尾宽14.9厘米,厚5.9厘米。
此琴桐面梓底。通体黑漆,八宝灰胎,发蛇腹冰纹,间牛毛断,琴头偶有梅花断。长方池沼,金徽为后置,青玉轸,白玉足,红木岳尾。凤舌为另作镶嵌。
琴底龙池上方刻楷体“万壑松”琴名,池左右填青色行草琴铭:
九德兼全胜磬钟,古香古色更雍容。
世间尽有同名器,认尔当年万壑松。
上署“岁在丙申夏历正月初六日”,下款“析津蒙叟题藏,时年七十有七”,并有填红小印“宋兆芙印”、“镜涵”,又“天峰居士书镌,时年六十有一”,并有填红小印“朱”、“宝成”,末题“孔子降生二千五百零七年”。所谓“丙申”、“孔子降生二千五百零七年”即1956年。“镜涵”乃近代天津琴家宋镜涵印,“宝成”则为天津书家朱宝成印。
此琴于1983年入藏故宫博物院。
此琴桐面梓底。通体黑漆,八宝灰胎,发蛇腹冰纹,间牛毛断,琴头偶有梅花断。长方池沼,金徽为后置,青玉轸,白玉足,红木岳尾。凤舌为另作镶嵌。
琴底龙池上方刻楷体“万壑松”琴名,池左右填青色行草琴铭:
九德兼全胜磬钟,古香古色更雍容。
世间尽有同名器,认尔当年万壑松。
上署“岁在丙申夏历正月初六日”,下款“析津蒙叟题藏,时年七十有七”,并有填红小印“宋兆芙印”、“镜涵”,又“天峰居士书镌,时年六十有一”,并有填红小印“朱”、“宝成”,末题“孔子降生二千五百零七年”。所谓“丙申”、“孔子降生二千五百零七年”即1956年。“镜涵”乃近代天津琴家宋镜涵印,“宝成”则为天津书家朱宝成印。
此琴于1983年入藏故宫博物院。
撰稿人:郑珉中
隐间
隐间指古琴琴面从岳山到龙龈的距离,即有效弦长。
八宝
佛前供器,藏文称之为“八吉祥相”。由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罐、金鱼、盘肠八件组成。每件供器含义不同:轮代表佛说大法圆转,万劫不息;螺代表菩萨果妙音吉祥;伞代表张弛自如,曲覆众生;盖代表遍覆三千,净一切乐;花代表出五浊世无所染;罐代表福智圆满,具完无漏;鱼代表坚固活泼,能解坏劫;肠代表回环贯彻,一切通明。因为八宝寓意吉祥,所以成为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主要纹饰。
红木
即酸枝木,泛指豆科黄檀,属酸枝木类植物。有黑酸枝、红酸枝、白酸枝三种。
镶嵌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铸造铜器时,在需镶嵌部位表面铸成线槽,将松石、红铜片或金银丝、片嵌入凹槽,再打磨平滑。镶嵌工艺始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在春秋时期较盛行。
龙池
位于琴底上方的出音孔称“龙池”。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儒家之祖。初仕于鲁,为司寇,摄行相事,其后不用,遂周游四方。归鲁,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有弟子3000人,身通六艺者7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