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莲瓣纹碗
【白玉莲瓣纹碗】
故00095978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白玉莲瓣纹碗,唐,高4.6厘米 ,口径7.1厘米,足径4厘米。
  玉为白色,有绺及白色絮斑,局部有褐色沁。碗壁较直,略厚,表面浅浮雕三叠莲瓣纹。莲瓣表面阴刻平行线条以示叶脉。足略外撇,稍欠周正。
  唐、宋时期,作此玉碗造型,或器壁饰莲瓣纹的金、玉、陶瓷器皿时有所见。此碗材质精美,碾琢细腻,造型古朴,器形小巧,是唐代存世不多的玉容器精品。
  中国古代玉器经历了战国、两汉的繁荣之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曾一度式微。唐代疆域辽阔,国势强盛,工艺美术获得极大发展。就玉器而言,其使用功能的世俗化倾向日益彰显,花鸟装饰题材广为流行。玉质容器、服饰成为唐代用玉的主流,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 莲瓣纹 浮雕 阴刻

莲瓣纹

莲花俗称“佛花”,莲瓣纹是佛教文化影响下流行的纹饰。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文化盛行,瓷器上常用莲瓣纹做装饰。隋初瓷器装饰也受此风影响。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阴刻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