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器
碧玉双孔瓶
碧玉双孔瓶的款识
【碧玉双孔瓶】
新00007497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碧玉双孔瓶,清乾隆,高22.5厘米,口径4.9厘米,底径10.7×7.3厘米。
  瓶碧玉质,立体圆雕。瓶身琢成双筒,蟠龙形顶盖。双筒间透雕飞鹰踏熊首像。瓶身上部饰谷纹,中部饰勾云纹,下部饰蝉纹。器底熊之腹部阴刻“大清乾隆仿古”隶书款。
  谷纹、勾云纹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上使用较多,蝉纹多出现于商末周初的青铜器上。此件玉瓶借鉴了古代器物的装饰纹样,鹰、熊是传统的纹样,以其谐音寓意英雄,指有胆、有识、有能的杰出人物。
撰稿人:赵桂玲

碧玉

碧玉是新疆和阗软玉中的一个品种,软玉主要有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等品种。其中碧玉色如菠菜叶,略有透明感,呈油脂或蜡状光泽。由于所含成分不同,颜色和结构均不如其它软玉均一,色彩淡的呈菜色,色彩深的呈墨绿色,还有斑杂的大环斑状。

圆雕

即立体雕,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如红山文化中的玉鸟、含山文化中的玉人等,都是早期圆雕的代表作。此技以后各代多有发展,至清代趋于鼎盛。

透雕

雕刻技法之一。一种是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有单面雕、双面雕之分。另一种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常用于民间床、窗、梁、护板的雕刻中。

谷纹

玉器纹样之一,即以减地法在玉器表面打磨出类似谷粒的纹样。

阴刻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