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拓唐怀素书藏真、律公帖册】
故00004672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纵38.8厘米,横50.2厘米
《藏真帖》《律公帖》,宋元祐八年(1093)九月游师雄模刻于长安(今陕西西安)。二帖合刻于一石,石为竖长形,高一百四十厘米,宽四十九厘米。篇首刻“唐怀素法帖”,分五栏刻文,由上至下第一、第二栏刻怀素三帖,第三、第四栏刻周越等人题跋,第五栏刻李白《赠怀素草书歌》和刻石人游师雄之《后序》。原石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此本为清宫旧藏,《石渠宝笈》三编著录。一册,墨页六开半(帖二开半、跋四开)。宋时黑墨精拓。王铎题跋一段,映斗题内签并跋三段。
怀素,僧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擅长草书。相传怀素好书,曾于故里芭蕉叶为纸作书,其居所因而得名“绿天庵”。又传其将用废之笔埋于山下,日积月累堆积如冢,号曰“笔冢”。其草书成就极高,与张旭并称为“颠张狂素”。怀素在《自叙帖》中说:“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存世的书法有《自叙帖》《苦笋帖》《草书千字文》和《东陵圣母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