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寺碑-碑额之“麓”字
麓山寺碑-碑额之“山”字
麓山寺碑-碑额之“寺”字
麓山寺碑-碑额之“碑”字
麓山寺碑-碑文之一
麓山寺碑-碑文之二
麓山寺碑-碑文之三
麓山寺碑-碑文之四
麓山寺碑-碑文之五
麓山寺碑-碑文之六
麓山寺碑-碑文之七
麓山寺碑-碑文之八
麓山寺碑-碑文之九
麓山寺碑-碑文之十
麓山寺碑-碑文之十一
麓山寺碑-碑文之十二
麓山寺碑-碑文之十三
麓山寺碑-碑文之十四
麓山寺碑-碑文之十五
麓山寺碑-碑文之十六
麓山寺碑-碑文之十七
麓山寺碑-碑文之十八
麓山寺碑-碑文之十九
麓山寺碑-碑文之二十
麓山寺碑-碑文之二十一
麓山寺碑-碑文之二十二
麓山寺碑-碑文之二十三
麓山寺碑-碑文之二十四
麓山寺碑-碑文之二十五
麓山寺碑-碑文之二十七
麓山寺碑-碑文之二十六
麓山寺碑-碑文之二十八
麓山寺碑-碑文之二十九
麓山寺碑-碑文之三十
麓山寺碑-碑文之三十一
麓山寺碑-碑文之三十二
麓山寺碑-碑文之三十三
麓山寺碑-碑文之三十四
麓山寺碑-碑文之三十五
麓山寺碑-碑文之三十六
麓山寺碑-碑文之三十七
麓山寺碑-碑文之三十八

【宋拓唐麓山寺碑】

新00074067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此碑立于湖南衡山岳麓寺,故亦称《岳麓寺碑》,又名《岳麓山寺碑》。李邕撰并书。现在湖南长沙岳麓公园。唐开元十八年(730年)九月立。碑高270厘米,宽135厘米。行书,28行,满行56字。额篆书“嶽麓寺碑”2行4字。碑末有“江夏黃仙鶴刻”6字。碑阴亦为李邕所书,字较碑阳略小。由于此碑曾一度嵌入壁间,故碑阴拓本甚为罕见。加之后人妄刻题名于碑阴文字之上,致使碑阴字画损伤,故碑阴拓本佳者亦极难得。碑侧刻字,有米芾等题字,又有明及清人题字、观款。因碑石不精,漫漶过早,曾被剜刻,而未剜拓本绝少。此碑是李邕53岁时所书,款署“前陳州剌史”,比李思训碑》晚十年。
  此名碑历来为人称颂。明王世贞说:“《岳麓寺碑》胜《云麾》…其神情流放,天真烂漫,隐隐残楮断墨间,犹足倾倒眉山、吴兴也。”评价极高。此碑的特点:用笔方面,由于李邕博采魏晋时期钟、王书体和北朝碑刻书法之长,所以落笔坚实,谨严而开合得体。在结字方面,结构宽博,向四面开放,中宫紧缩,充分体现了李邕行书奇崛多变的艺术特色。
  此拓本为故宫博物院藏宋拓本。其中“冥搜”之“搜”字未剜,有董月溪、张傚彬题签,有景贤、张玮、董月溪、郭治才、杨守敬、赵世骏、冯汝玠跋,钤“董氏涵齋”、“月溪”、“鏡涵榭藏”等印225方。
  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清王昶《金石萃编》、清何绍基《东洲草堂金石跋》等书著录。TAG标签耗时:0.077412128448486 秒

撰稿人:许国平


关键词: 李邕 开元 阴文 米芾 漫漶 《李思训碑》 李思训 王世贞 杨守敬 孙承泽 《庚子销夏记》 王昶 何绍基
问题反馈
图书馆

图书馆

视听馆

视听馆

故宫旗舰店

故宫旗舰店

全景故宫

全景故宫

v故宫

v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