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晨碑】
新00045445

文物号即馆藏文物的登记号,是每件文物唯一标识,不会重复使用。文物名称是编目人员根据文物特征进行的定名,在展示利用时,可能会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或便于观众理解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与《藏品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和类别有所不同。





































32.5×38厘米。
明拓本。“秋”字禾旁首笔未连,左丿未连,“春”字上二横及末笔一横可见。朱翼盦及家属捐赠。石现存山东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汉建宁二年(169年)。字体严谨流丽,体势宽扁,波磔稍敛,结体茂密,整体古雅遒美,为八分书之极品。
《故宫珍品文物档案》鉴定意见:
汉碑之明拓本,大多数擦拓浓墨,淹字者多,此本精拓清晰,然传拓在明之较早期,而且“春秋行礼”之“秋”字完整未损。实为此碑之佳本。定为一级乙。
《欧斋藏碑帖目录》著录:
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前后碑
建宁二年。宋末拓本。武虚谷题签。己未自跋。共三十三开、二册。购价四百元。
《欧斋石墨题跋》记载:
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前后碑
建宁二年(169年)。宋末拓本。武虚谷题签。己未自跋。二册。
已未冬日假得嘉定徐氏藏本史晨,与所蓄此碑校对两夕,同系“秋”字不损本,拓手以徐本为精,予本墨重淹字,精采稍次。爰钩出徐本数字有关考订者,以为异日藉镜之资云耳。
徐本既归嘉定相国次子号星叔者,曾为厂肆隶古斋所见,诧为至精之本,求以千金易之,星叔不为动。予本虽拓手略次,而价至廉,亦已快心事也。翼厂手识。
此跋以已退紫毫笔书之,殊古朴有致,末行尤惬意。
明拓本。“秋”字禾旁首笔未连,左丿未连,“春”字上二横及末笔一横可见。朱翼盦及家属捐赠。石现存山东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汉建宁二年(169年)。字体严谨流丽,体势宽扁,波磔稍敛,结体茂密,整体古雅遒美,为八分书之极品。
《故宫珍品文物档案》鉴定意见:
汉碑之明拓本,大多数擦拓浓墨,淹字者多,此本精拓清晰,然传拓在明之较早期,而且“春秋行礼”之“秋”字完整未损。实为此碑之佳本。定为一级乙。
《欧斋藏碑帖目录》著录:
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前后碑
建宁二年。宋末拓本。武虚谷题签。己未自跋。共三十三开、二册。购价四百元。
《欧斋石墨题跋》记载:
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前后碑
建宁二年(169年)。宋末拓本。武虚谷题签。己未自跋。二册。
已未冬日假得嘉定徐氏藏本史晨,与所蓄此碑校对两夕,同系“秋”字不损本,拓手以徐本为精,予本墨重淹字,精采稍次。爰钩出徐本数字有关考订者,以为异日藉镜之资云耳。
徐本既归嘉定相国次子号星叔者,曾为厂肆隶古斋所见,诧为至精之本,求以千金易之,星叔不为动。予本虽拓手略次,而价至廉,亦已快心事也。翼厂手识。
此跋以已退紫毫笔书之,殊古朴有致,末行尤惬意。
撰稿人:秦明
魏碑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420-588年)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以魏的书法最为兴旺发达。其书体方峻遒劲,朴拙奇肆,风格多样,各具特色。北魏书法艺术的形式也是较多的,除碑刻以外,还有墓志、造像题记及摩崖刻石文字。
波磔
隶书笔画名称。向左下方的撇称波,向右下方的捺称磔。波磔对称,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儒家之祖。初仕于鲁,为司寇,摄行相事,其后不用,遂周游四方。归鲁,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有弟子3000人,身通六艺者72人。
虚谷
虚谷(1824—1896年),姓朱,名怀仁,出家为僧后以虚谷名,号紫阳山民、倦鹤等,祖籍安徽新安(今歙县),寓居扬州、苏州、上海等地,卖画为生。能诗擅画,工于书法,尤以善绘瓜果鱼蔬、人物、山水等为人称道。喜用枯笔焦墨,具有拙于外秀于内的笔墨特征。与任颐、胡公寿等交往密切,是晚清著名的海上名家。
紫毫
为野兔脊背上一小撮紫黑色弹性极强的箭毛,也称箭毫。紫毫比普通兔毛坚长健利,稀少而名贵。唐诗人白居易《紫毫笔》诗称:“宣州之人采为笔,千万毫中拣一毫。每年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