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拓本。翻刻本。朱翼盦及家属捐赠。原石已毁。
唐大历六年(771年)。颜真卿撰并书。舒展平稳,给人以柔和之感。
《欧斋藏碑帖目录》著录:
麻姑仙坛记
大历六年。颜真卿书。宋拓本。丙寅自跋。三十开。跋二开。一册。购价三百元。裱工四十二元。
《欧斋石墨题跋》记载:
麻姑仙坛记
大历六年(771)。颜真卿书。宋拓本。丙寅自跋。一册。
是碑原石久佚,海内所传,只道州何氏一本最为烜赫。近年始见景印张叔未所藏本,然为何氏本所掩,多未之知。且未睹原迹,亦不敢定其高下也。何本近归连平颜韵伯,曾经寓目,洵属宋拓,册尾有何氏子孙归帖原札,知原为彭氏物,而为何氏所得者。然失去何跋,其为真道州本,抑另为一本?不可知矣。韵伯以予嗜碑版,约以归予,惜窘于资,遂至不谐,中怀至今耿耿也。岁除前数日索逋纷集,厂贾隶古斋亦循例持单来,适挟有此碑,展阅之际,欣为佳觏。椎拓之古,与颜本当出一时,特彼为淡墨薄纸,此则略浓厚耳。故字口往往有淹失处,然究是庐山真面,未可易视,因亟与议值购收,纳诸宝峻斋中,与汉唐石墨聚处一堂,互相辉映,所得古缘不既多耶?因亟书以志幸。时在乙丑嘉平二十八日,寄居城北时也。翼盦题记。
累日披览,精神发越,实出颜本之上。从此世间有晚出萧山朱氏一本,方驾道州而过之矣。余何幸而得此哉!
习鲁公书者,明有李西涯,清有钱南园,最为得髓。西涯书全出家庙,南园则瓣香是碑,几于终身不易。两公书予皆有绝佳者,而所藏宋拓家庙碑,即为西涯故物。今又得此本,其为欣幸当何如也!予收碑版将近二十年,从未睹麻姑真本,以为广陵散绝响矣,不图于一年之中竟见两本之多,且收得其一,以为己有。物之显晦聚散,信有天缘,未可强致也。丙寅新正五日,病足杜门,浏览竟日,记此。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临沂(今属山东)人。唐代书法家。曾任平原(今属山东)太守,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平原”、“颜太师”、“颜鲁公”等。书法初学褚遂良,后请教张旭,深悟笔法。参用篆书笔意写楷书,真书笔力弥满,端庄雄伟,气势森严,行书遒劲郁勃,阔达自在,书风明显区别于二王(羲之,献之)和唐初诸家,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世称“颜体”。与当时另一位书法家柳公权并称“颜柳”。唐人《书评》论其书:“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传世墨迹有正书《自书告身》、行书《祭侄文稿》和《刘中使帖》,碑刻有《争座位帖》、《多宝塔碑》、《东方画赞》、《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中兴颂》等。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
麻姑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女,自言已见沧海三次变为桑田。相传她手指如鸟爪,能抛米为珠。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她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为王母祝寿。故人们以麻姑与长寿并喻,并常在向女性祝寿时赠献麻姑像,称“麻姑献寿”。
庐山
庐山,中国著名的旅游名胜区,据传早在远古之时,一位匡姓人入此山中结庐(即草屋),学仙求道,并最终得道升仙,因此后人便以匡庐作为此山之名,简称庐山。庐山风光秀美,景色宜人,庐山的瀑布更是闻名天下。此图就是以庐山三叠瀑为主景创作的一幅山水画佳构。三叠瀑是由峰上的泉水下泻而成,它位于五老峰下,泉水由峭壁飞泻,落差达155米,由于山形结构的奇异,形成独特的三级飞瀑,极为壮观,是庐山诸多瀑布中最为精彩的景观。